引言 | 第1-10页 |
一、三十六体辨说 | 第10-18页 |
二、三十六体骈文的创作特点 | 第18-41页 |
(一) 用典繁密辞藻华丽偶对工巧声律精切 | 第18-26页 |
(二) 审美与实用并重 | 第26-33页 |
(三) 行文流畅 富于变化 | 第33-36页 |
(四) 融情入文 辞隐情深 | 第36-38页 |
(五) 依体设文 匠心独具 | 第38-41页 |
三、三十六体骈文创作特点成因考论 | 第41-60页 |
(一) 社会政治背景 | 第41-53页 |
(二) 文学背景 | 第53-60页 |
四、三十六体的影响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注释 | 第65-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文献综述 | 第75-77页 |
后 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