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繁 | 第7-11页 |
第一节 风景油画的在中国的发展 | 第7-10页 |
一、 风景油画的起源 | 第7-8页 |
二、 早期的引入 | 第8-10页 |
1、主要画家 | 第8-9页 |
2、这一时期风景油画的特征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新时期的繁荣创作 | 第10-11页 |
一、 背景 | 第10页 |
二、这一时期风景油画的主要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风景油画本土化的尝试 | 第11-24页 |
第一节 与地域特色相结合——风景油画民族化的立足点 | 第11-21页 |
一、 艺术的倾向性 | 第12-13页 |
二、 题材地域倾向性 | 第13-18页 |
1、东北山地和雪地题材 | 第13-14页 |
2、江南水乡题材 | 第14-15页 |
3、西北黄土地题材 | 第15-16页 |
4、西南丘陵题材 | 第16-18页 |
三、 风格地域性倾向 | 第18-20页 |
1、北方写实具象风格 | 第18-19页 |
2、南方表现写意风格 | 第19-20页 |
四、 地域性问题的研究对风景油画民族化的重要价值 | 第20-21页 |
1、地域性是中国风景油画立足于世界油画艺术之林的根本 | 第20页 |
2、地域性油画既丰富了中国艺术又丰富了世界艺术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油画民族化 | 第21-24页 |
一、 艺术的民族性 | 第21页 |
二、 向融合主义致敬——关于中国风景油画本土化的思考 | 第21-23页 |
1、融合主义 | 第22页 |
2、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早期实践 | 第22页 |
3、新时期本土化的新思考 | 第22-23页 |
三、 民族化的必然性 | 第23-24页 |
1、民族审美意识的存在使民族化成为可能 | 第23-24页 |
2、早期的探索为中国风景油画奠定基础 | 第24页 |
第三章 中国风景油画的多元化发展 | 第24-26页 |
第一节 坚持民族化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保持文化的借鉴与交流 | 第25页 |
第三节 努力使风景油画发展多元化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