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9-11页 |
·课题提出背景 | 第9页 |
·课题任务简介及本人所做的工作 | 第9-10页 |
·小结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安全服务及PKI 的概述 | 第11-29页 |
·安全服务与机制 | 第11-12页 |
·PKI 的理论概述 | 第12-22页 |
·密钥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标准的PKI 体系结构模型 | 第14-18页 |
·PKI 中常用的密码技术 | 第18-19页 |
·PKI 的信任模型 | 第19-22页 |
·PKI 的相关标准 | 第22-2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PKI 通信中协议安全性的研究 | 第29-43页 |
·安全协议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29-30页 |
·关于strand space(串空间)的基本理论框架 | 第30-37页 |
·关于串空间的简介 | 第30-31页 |
·关于串空间的性质 | 第31-33页 |
·机密性定理 | 第33-34页 |
·认证性定理 | 第34页 |
·BAN 修改后的 CCITTX.509(3)协议的串空间分析 | 第34-37页 |
·SSL(3.0)协议研究 | 第37-42页 |
·SSL 协议概述 | 第37页 |
·SSL(3.0)协议分析 | 第37-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3-62页 |
·系统的整体设计思想 | 第43-44页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4-55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6-47页 |
·系统和通信有关的主要流程 | 第47-51页 |
·加密密钥对恢复 | 第51-55页 |
·系统安全通信设计(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案) | 第55-61页 |
·安全通信总体设计 | 第57-60页 |
·硬件加密机制的研究 | 第60页 |
·CA 与 KMC 实体间安全通信设计 | 第60-61页 |
·CA 与 RA 实体间安全通信设计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系统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88页 |
·westong Engine 的使用 | 第62-65页 |
·数据结构 | 第65-67页 |
·数据结构的使用 | 第67-72页 |
·CA 端 | 第67-69页 |
·KMC 端 | 第69-72页 |
·数据结构中的签名 | 第72页 |
·验证证书链 | 第72-73页 |
·和通讯有关基本接口函数 | 第73-78页 |
·系统的测试大纲和运行情况 | 第78-87页 |
·测试产品的组成 | 第78页 |
·技术要求 | 第78-79页 |
·测试条件 | 第79页 |
·测试环境 | 第79-82页 |
·测试内容和方法 | 第82页 |
·测试内容 | 第82-83页 |
·测试结果 | 第83-87页 |
·系统销售和运行情况 | 第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88-91页 |
·课题工作内容 | 第88-89页 |
·课题的技术难点及意义 | 第89-90页 |
·课题的后续工作 | 第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个人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