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

光纤测向算法及其编码优化技术研究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国内外激光告警器发展概况第10-12页
   ·激光告警器概述第12-15页
     ·激光告警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3页
     ·激光告警器的分类第13-15页
   ·光纤测向技术的发展态势第15-16页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解决的问题第16-19页
     ·课题来源第16页
     ·选题依据第16-17页
     ·课题主要工作及解决的问题第17-19页
第二章 光纤时间延迟测向原理第19-27页
   ·光纤阵列激光告警探测头原理第19-21页
     ·传感器阵列激光告警探测头的结构第19-20页
     ·光学窗口阵列激光告警探测头的结构第20-21页
   ·光纤时间延迟测向系统第21-22页
     ·光纤阵列激光告警系统的结构第21页
     ·光纤时间延迟测向基本原理第21-22页
   ·光纤延迟时间及方位角解算原理第22-26页
     ·光纤延迟时间的解算第22-23页
     ·激光入射方位角的解算第23-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光纤延迟线编码优化设计第27-37页
   ·光纤延迟线长度之差的最优解算第27-31页
     ·高斯脉冲波形函数第27-28页
     ·双脉冲叠加函数第28-29页
     ·相邻延迟线长度最小差值第29-31页
   ·单层光纤延迟线计算排列原则第31-35页
     ·行矩阵的计算第31-33页
     ·两种情况的行矩阵排列第33-34页
     ·行矩阵排列的问题分析第34-35页
   ·光纤延迟线全向矩阵计算排列原则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光纤延迟测向实验装置系统设计第37-46页
   ·实验装置系统原理第37-38页
   ·光窗视场的选择第38-39页
     ·光窗视场的分配方法第38-39页
     ·光窗视场的角度选择第39页
   ·放大电路设计第39-43页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第39-40页
     ·中级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的设计第40-41页
     ·缓冲放大电路的设计第41页
     ·测向窗口放大电路的改进第41-43页
       ·测向放大电路的振荡拖尾现象第41-42页
       ·放大电路改进措施第42-43页
   ·数据采集卡参数设计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基于测向实验装置系统的算法分析第46-58页
   ·实验数据处理第46页
   ·数字滤波算法程序设计第46-51页
     ·滤波算法原理分析第47-48页
     ·滤波算法程序流程图第48-49页
     ·程序说明第49-50页
       ·程序结构第49页
       ·程序中变量说明第49-50页
     ·滤波后实验结果分析第50-51页
   ·测向算法分析第51-57页
     ·计算光纤的衰减系数值第51-52页
     ·判定光纤对应的光窗第52-53页
     ·光纤延迟时间及其加权系数的计算第53-55页
     ·激光入射方位角的解算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 论文中涉及程序第64-67页
个人简历第6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中OsIAA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安康工务段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