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品质评价及其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独创性声明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树莓品质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树莓品质的特征 | 第10页 |
·树莓品质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RAPD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及育种上的应用 | 第11-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材料与园地 | 第16页 |
·田间生物学调查 | 第16-17页 |
·果实品质测定 | 第17-18页 |
·果实感官品质 | 第17页 |
·果实营养成分 | 第17-18页 |
·果实的风味 | 第18页 |
·DNA的提取及其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18-21页 |
·试剂与器材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19-20页 |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20-21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1-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的软件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23-24页 |
·物候期 | 第23页 |
·农艺性状 | 第23-24页 |
·果实 | 第24-33页 |
·感官品质 | 第24-25页 |
·营养成分 | 第25-26页 |
·果实的糖/酸比 | 第26-28页 |
·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28-32页 |
·果实品质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33-39页 |
·树莓的DNA | 第33-35页 |
·RAPD体系的优化 | 第35-39页 |
5. 讨论 | 第39-44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39页 |
·果实的品质 | 第39页 |
·糖酸含量和果实的风味 | 第39-40页 |
·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 | 第40页 |
·果实品质的糊聚类分析 | 第40-41页 |
·树莓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RAPD体系的优化 | 第42-43页 |
·关于RAPD分析的稳定性和可行性的探讨 | 第43-44页 |
6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