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加工中心在线检测技术概述 | 第9-12页 |
1-2-1 加工中心在线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1页 |
1-2-2 加工中心在线检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检测特征 | 第14-26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检测特征的定义 | 第14-16页 |
2-2-1 特征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2-2-2 特征定义 | 第15-16页 |
2-2-3 面向检测特征的定义 | 第16页 |
§2-3 检测特征的分类 | 第16-20页 |
2-3-1 特征分类概述 | 第16-17页 |
2-3-2 检测特征分类 | 第17-19页 |
2-3-3 检测特征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2-4 检测特征的表达 | 第20-26页 |
2-4-1 MBS理论的系统基本描述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2-4-2 基于MBS的MFS的检测特征的表达 | 第21-23页 |
2-4-3 检测特征表达实例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基于特征的检测路径规划 | 第26-40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检测路径规划中的关键技术 | 第26-30页 |
3-2-1 测头检测参数的确定 | 第26-29页 |
3-2-2 测量点数的确定及其分布 | 第29-30页 |
3-2-3 碰撞检查及避障点的选择 | 第30页 |
§3-3 坐标系和路径规划及规划模型 | 第30-40页 |
3-3-1 坐标系的建立 | 第30页 |
3-3-2 基于检测特征的路径规划 | 第30-31页 |
3-3-3 基于特征的基本检测特征的路径规划 | 第31-34页 |
3-3-4 检测特征间的过渡路径分析 | 第34-35页 |
3-3-5 基于特征的复杂检测特征检测路径分析 | 第35-38页 |
3-3-6 基于特征的复杂检测特征检测路径规划模型 | 第38页 |
3-3-7 面向对象的检测路径自动规划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检测数据库 | 第40-45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检测数据库的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4-3 检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第41-44页 |
§4-4 检测数据库管理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自动编程技术研究 | 第45-49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在线检测程序编制基础 | 第45-47页 |
5-2-1 检测宏程序 | 第45-46页 |
5-2-2 检测宏程序编制的方法和原则 | 第46页 |
5-2-3 建立和完善检测数据库 | 第46-47页 |
§5-3 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自动编程技术 | 第47-49页 |
5-3-1 面向过程的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自动编程系统 | 第47-48页 |
5-3-2 面向对象的加工中心在线检测自动编程系统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加工中心在线检测及仿真系统开发 | 第49-64页 |
§6-1 引言 | 第49页 |
§6-2 软件系统特点 | 第49-50页 |
§6-3 在线检测及仿真系统开发 | 第50-61页 |
6-3-1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50页 |
6-3-2 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50-51页 |
6-3-3 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 | 第51-61页 |
§6-4 实例验证 | 第61-6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