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引言 | 第1-7页 |
一、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7-10页 |
(一) 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 | 第7-8页 |
(二)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关系 | 第8-9页 |
(三) 民事诉讼法中设立再审程序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二、国外有关民事再审程序的分析比较 | 第10-17页 |
(一) 法国的非常上诉程序 | 第10-13页 |
(二) 德国取消之诉和回复原状之诉 | 第13-14页 |
(三) 日本的再审之诉 | 第14-15页 |
(四) 各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异同 | 第15-17页 |
三、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评析 | 第17-30页 |
(一) 关于民事再审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二) 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第17-21页 |
(三) 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 | 第21-22页 |
(四) 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 | 第22-26页 |
(五) 民事再审管辖权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六) 裁定再审与原裁判执行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七) 关于民事再审的发起时限及再审次数 | 第29-30页 |
四、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 第30-39页 |
(一) 民事再审指导思想的更新 | 第30页 |
(二) 民事再审主体的完善 | 第30-32页 |
(三)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方式--建立再审之诉 | 第32-33页 |
(四) 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重构 | 第33-35页 |
(五) 提起再审之诉的形式要件 | 第35页 |
(六) 提起再审之诉的实质要件 | 第35-36页 |
(七) 再审之诉的审判 | 第36-37页 |
(八) 再审之诉的效力 | 第37-39页 |
结 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