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页
       ·城市化快速发展第8页
       ·我国的绿道实践第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文献研究第10页
       ·实地考察第10页
       ·案例分析第10页
       ·实践检验第10-11页
2. 城市绿道概述第11-22页
     ·绿道的定义第11-12页
       ·绿道的术语与翻译第11页
       ·绿道的定义第11-12页
     ·城市绿道的历史及驱动力第12-14页
       ·绿道在西方的产生发展历史第12-13页
       ·绿道发展的驱动力第13-14页
     ·绿道的特征第14-16页
       ·线性形态第14-15页
       ·连通性第15页
       ·多功能性第15-16页
     ·绿道的分类第16页
     ·绿道的规划层次第16-18页
       ·国土绿道第16-17页
       ·区域绿道第17-18页
       ·城市绿道第18页
     ·城市绿道第18-21页
       ·城市绿道的概念第18-20页
       ·城市绿道的功能第20页
       ·城市绿道的价值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3. 我国城市绿道的发展现状第22-37页
     ·绿道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第22-23页
       ·前绿道时期第22页
       ·绿道思想引入时期第22-23页
     ·我国城市绿道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第23-32页
       ·珠三角地区第23-28页
       ·成都地区第28-32页
     ·规划及建设的问题第32-36页
       ·限制因素第32-33页
       ·规划建设的问题和误区第33-36页
     ·小结第36-37页
4. 城市绿道的分类、原则、策略第37-54页
     ·本文的绿道分类及代表案例分析第37-49页
       ·按绿道的城市区位第37-40页
       ·按绿道的景观背景第40-45页
       ·按绿道的生态状况第45-49页
     ·绿道规划的原则第49-50页
     ·各类绿道的发展策略总结第50-53页
       ·不同城市区位的策略第50-51页
       ·不同景观背景的策略第51-52页
       ·不同生态状况的策略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5. 城市绿道的规划流程、规划要点及保障体系第54-67页
     ·规划流程第54-57页
       ·资料收集与调查第54页
       ·绿道网选线规划第54-56页
       ·分线分段规划第56-57页
     ·专项规划要点第57-65页
       ·景观廊道第57-58页
       ·慢行系统第58-62页
       ·附属设施第62-65页
     ·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制第65-66页
       ·策划阶段第65页
       ·建设阶段第65-66页
       ·管理运营第66页
     ·小结第66-67页
6. 实践案例研究——以成都高新南区健康绿道为例第67-80页
     ·健康绿道工程项目背景第67-68页
     ·选线规划第68-70页
       ·资源分析第68-69页
       ·初步选线第69页
       ·可行性验证第69页
       ·最终选线第69-70页
     ·总体目标与规划框架第70-72页
       ·总体目标第70-71页
       ·规划框架第71-72页
     ·分线规划设计——府河西侧绿道第72-79页
       ·现状综合评价第72-73页
       ·规划策略第73页
       ·总体规划第73-74页
       ·缓冲区生态规划第74-75页
       ·慢行系统规划第75-77页
       ·植物规划第77-78页
       ·标识系统规划第78页
       ·夜景照明系统规划第78-79页
     ·小结第79-80页
7.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图表目录第85-87页
个人简介第87-88页
导师简介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吐鲁番地区传统人文与自然乡土景观要素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拙政园空间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