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诉讼制度论文--证据制度论文

电子证据及其法庭应用研究

引言: 本文的写作背景第1-10页
一、 电子证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10-19页
 (一) 目前国内有关电子证据概念的若干观点述评第11-14页
 (二) 电子证据概念的理性分析第14-17页
 (三) 电子证据的特点第17-19页
二、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第19-29页
 (一) 对我国目前有关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观点述评第19-26页
 (二) 关于我国电子证据法律定位的理性分析第26-29页
三、 电子证据的收集第29-37页
 (一)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特殊取证主体及电子证据在现场的分布第30-32页
 (二) 计算机犯罪现场电子证据的一般取证原则第32-35页
 (三) 计算机犯罪现场电子证据取证的规范步骤与方法第35-37页
四、 电子证据的技术鉴定第37-41页
 (一) 电子证据技术鉴定的具体检验对象为电子信息第38页
 (二) 电子证据技术鉴定过程涉及的工具及技术第38-40页
 (三) 电子证据技术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第40-41页
五、 电子证据的法庭出示第41-47页
 (一) 电子证据的出示范围第41-43页
 (二) 电子证据的出示方式第43-44页
 (三) 多媒体法庭示证系统第44-47页
六、 电子证据的法庭认证第47-60页
 (一) 电子证据的证据属性及其对可采性与证明力的不同意义第48-49页
 (二) 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认定第49-52页
 (三)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认定第52-60页
参考书目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NMS的网络化协同产品开发资源组织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4-6岁幼儿的元认知水平对简单加法计算策略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