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概述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财政支农政策的理论分析 | 第12-20页 |
·财政支农政策含义 | 第12-13页 |
·财政政策含义 | 第12页 |
·财政支农政策含义 | 第12-13页 |
·财政支农政策内容 | 第13页 |
·财政政策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第13-17页 |
·财政支出政策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第14-16页 |
·财政收入政策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17页 |
·财政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功能 | 第17-20页 |
·导向和示范功能 | 第18页 |
·协调和分配功能 | 第18-19页 |
·“发动器”功能 | 第19-20页 |
第3章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一般考察 | 第20-32页 |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回顾 | 第20-23页 |
·第一阶段(1978-1984年) | 第20-21页 |
·第二阶段(1985-1988年) | 第21页 |
·第三阶段(1989-1991年) | 第21-22页 |
·第四阶段(1992-1996年) | 第22页 |
·第五阶段(1997-2003年) | 第22-23页 |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 第23-24页 |
·农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 | 第24-27页 |
·农村贫困人口占相当大比例 | 第27页 |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 第27-32页 |
·农业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 | 第27-29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 第29-30页 |
·农民税费负担过重 | 第30页 |
·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 第30页 |
·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 第30-32页 |
第4章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反思 | 第32-46页 |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成绩 | 第32-36页 |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 | 第32-34页 |
·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绩 | 第34-36页 |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3页 |
·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 | 第36-38页 |
·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 第38-39页 |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39页 |
·农村税费改革不彻底 | 第39-42页 |
·未充分利用WTO规则实施财政支农 | 第42-43页 |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我国财力有限 | 第43页 |
·现行财税体制存在弊端 | 第43-44页 |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严格管制 | 第44-45页 |
·财政对粮食的保护制度受到冲击 | 第45-46页 |
第5章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考察 | 第46-53页 |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 | 第46-50页 |
·美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 | 第46-47页 |
·欧盟共同农业财政支农政策 | 第47-48页 |
·日本财政支农政策 | 第48-49页 |
·巴西财政支农政策 | 第49-50页 |
·印度财政支农政策 | 第50页 |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比较和启示 | 第50-53页 |
·国外政府财政支农的共同特点 | 第50-51页 |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 第51-53页 |
第6章 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53-65页 |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 第53-54页 |
·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 第53页 |
·加大财政支农的具体措施 | 第53-54页 |
·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 第54-57页 |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比例 | 第54-56页 |
·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 | 第56页 |
·积极探索增加农业投入的新形式 | 第56-57页 |
·创新财政支农体制 | 第57-58页 |
·创新财政支农体制 | 第57-58页 |
·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 | 第58页 |
·完善现行财税体制 | 第58页 |
·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 第58-62页 |
·解除各种不合理的政府管制政策 | 第58-59页 |
·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 | 第59-60页 |
·统一城乡税制以减轻农民负担 | 第60-61页 |
·裁减政府冗员和压缩政府规模 | 第61页 |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第61-62页 |
·抓住加入WTO的契机实现农民增收 | 第62-65页 |
·加大“绿箱政策”支持力度 | 第62-63页 |
·用好“黄箱政策”的支持空间 | 第63页 |
·加快配套政策的实施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