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一 前言 | 第7-10页 |
| 二 课题设计 | 第10-27页 |
| (一) 增敏剂微波吸收强弱筛选实验 | 第10页 |
| (二) 增敏剂的细胞毒实验 | 第10页 |
| (三) 增敏剂增敏效果细胞实验 | 第10-11页 |
| (四) 部分增敏剂和靶向增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 第11-25页 |
| (五) 靶向微波增敏剂的靶向效果动物实验 | 第25-26页 |
| (六) 靶向微波热疗增敏剂靶向增敏效果实验 | 第26-27页 |
| 三 实验部分 | 第27-53页 |
| (一) 合成试验 | 第27-38页 |
| 1 丁二酸雌二醇乳酸二酯 Ⅰ的合成 | 第27-29页 |
| 2 丁二酸雌二醇甲硝唑二酯 Ⅱ的合成 | 第29-32页 |
| 3 丁二酸米托蒽醌17β-雌二醇二酯 Ⅳ的合成 | 第32-33页 |
| 4 Ge-132衍生物靶向增敏剂 Ⅴ的合成 | 第33-34页 |
| 5 吲哚苯醌类衍生物以及靶向增敏剂 Ⅻ-ⅩⅣ的合成 | 第34-38页 |
| (二) 合成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 (三) 药理实验 | 第44-53页 |
| 四 致谢 | 第53-54页 |
| 五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六 综述 | 第60-72页 |
| 七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 八 附图 | 第79-89页 |
| 作者声明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