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1.1 药物分析 | 第10-11页 |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简介 | 第11-16页 |
1.2.1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 | 第11-15页 |
1.2.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点 | 第15-16页 |
1.3 生物样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 第16-21页 |
1.3.1 生物样品的种类及样品前处理 | 第16-17页 |
1.3.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 第17-19页 |
1.3.3 分析方法的评价 | 第19-20页 |
1.3.4 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量分析的意义 | 第20-21页 |
1.4 液相色谱法 | 第21-28页 |
1.4.1 液相色谱检测器外类 | 第22-23页 |
1.4.2 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 | 第23-26页 |
1.4.3 ESA 库仑陈列电化学检测器简介 | 第26-28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五种四环素分离条件的研究 | 第29-39页 |
2.1 仪器设备与材料 | 第29-30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2.1.2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2.1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第30页 |
2.2.2 流动相的配制 | 第30页 |
2.2.3 色谱条件的建立和优化 | 第30-31页 |
2.2.4 检测方法确证性 | 第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2.3.1 C_(18)色谱柱的选择依据 | 第31-32页 |
2.3.2 检测电势的选择 | 第32-33页 |
2.3.3 流动相pH 的确定 | 第33-35页 |
2.3.4 流动相配比的选择 | 第35-37页 |
2.3.5 精密度验证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对盐酸四环素片和土霉素片的分析及对四环素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39-52页 |
3.1 仪器设备与材料 | 第39-40页 |
3.1.1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3.1.2 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2.1 样品的前处理 | 第40页 |
3.2.2 对四环素3 种异构体分析条件的确立 | 第40页 |
3.2.3 检测方法确证性 | 第40-41页 |
3.2.4 四环素的高温降解实验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3.3.1 对四环素和它的3 个异构体分离的条件 | 第41-46页 |
3.3.2 方法确正性 | 第46-47页 |
3.3.3 四环素高温降解实验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对牛奶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检测 | 第52-65页 |
4.1 仪器设备与材料 | 第52-53页 |
4.1.1 仪器设备 | 第52页 |
4.1.2 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4.2.1 牛奶待测样制备及条件优化 | 第53页 |
4.2.2 检测方法确证性 | 第53-54页 |
4.2.3 几种市售品牌牛奶样品检测 | 第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4.3.1 处理牛奶样品pH 值的选择 | 第54-55页 |
4.3.2 检测方法确证性 | 第55-60页 |
4.3.3 几种市售品牌牛奶样品检测结果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