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7-9页 |
第二章 工业化理论及政府主导型工业化 | 第9-23页 |
2-1 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 第9-13页 |
2-1-1 工业化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2-1-2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 第10-11页 |
2-1-3 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 第11-13页 |
2-2 政府主导型工业化 | 第13-23页 |
2-2-1 政府干预理论史的回顾 | 第13-17页 |
2-2-2 中国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型工业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 第17-23页 |
第三章 河北省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政策及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 第23-34页 |
3-1 1953~1978年河北省工业化政策的演进特征 | 第23-28页 |
3-1-1 建国初期我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 第23页 |
3-1-2 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对河北省工业的影响 | 第23-28页 |
3-2 1979~2001年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 | 第28-34页 |
3-2-1 从国内生产总值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 | 第29-33页 |
3-2-2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比较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河北省和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德国引资经验借鉴 | 第34-48页 |
4-1 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政策的比较 | 第34-38页 |
4-1-1 建国初期韩国和河北省政策比较 | 第34-37页 |
4-1-2 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政策与河北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政策的比较 | 第37-38页 |
4-2 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比较 | 第38-41页 |
4-2-1 政府和市场分配资源的比重变化 | 第39-40页 |
4-2-2 政府对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3 政府对要素市场的作用 | 第41页 |
4-3 河北省与韩国产业结构的比较 | 第41-44页 |
4-3-1 产业结构概念的界定与产业的划分 | 第41页 |
4-3-2 河北与韩国产业结构总体趋势比较 | 第41-44页 |
4-3-3 河北产业结构与韩国产业结构差异成因分析 | 第44页 |
4-4 德国东部地区引资经验及借鉴 | 第44-48页 |
4-4-1 德国东部地区引进资金的经验 | 第45-47页 |
4-4-2 德国重建东部的引资经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启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政府主导河北工业经济的几点建议 | 第48-63页 |
5-1 现阶段河北省工业优势行业研究及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第48-60页 |
5-1-1 现阶段河北省工业化水平分析及思考 | 第48-50页 |
5-1-2 河北省工业优势行业研究及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 第50-60页 |
5-2 河北工业经济应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宏观经济体制 | 第60-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 第66-67页 |
附录B | 第67-68页 |
附录C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