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ForCES架构动态LFB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1 引言第8-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Active Networks技术第8-9页
     ·ForCES技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ForCES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动态LFB方面的研究现状第11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1-12页
     ·主要工作第11-12页
     ·创新点第12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2-14页
2 ForCES及动态LFB分析第14-26页
   ·ForCES相关概念第14-17页
     ·ForCES整体架构第14-15页
     ·FE模型第15-17页
   ·基于FEObject的ForCES动态LFB机制分析第17-22页
     ·FEObject类的功能第17-18页
     ·FEObject的能力及属性第18-21页
     ·FEObject关于拓扑的描述第21-22页
   ·网络拓扑可视化的研究第22-25页
     ·网络拓扑模型第22页
     ·信息可视化第22-23页
     ·图布局技术第23页
     ·网络可视化中的图布局算法第23-25页
   ·本章小节第25-26页
3 一种基于Sugiyama改进的动态拓扑显示算法第26-36页
   ·Sugiyama算法第26-30页
     ·层次指定第27-28页
     ·减少交叉第28-29页
     ·坐标计算第29-30页
   ·基于Sugiyama体系的改进算法第30-32页
     ·ILP算法第30-31页
     ·IBH算法第31-32页
   ·分析与比较第32-35页
     ·改进算法与Sugiyama算法对比第32-34页
     ·图布局对比第34页
     ·优劣指标对比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动态LFB的设计与实现第36-46页
   ·总体方案设计第36-38页
   ·CE端动态LFB的设计与实现第38-42页
     ·LFB的拓扑显示第38-39页
     ·LFB拓扑的动态配置流程第39-42页
   ·FE端动态LFB的设计与实现第42-45页
     ·ForCES中间件的处理第42-43页
     ·底层LFB的重构设计第43-45页
   ·本章小节第45-46页
5 系统测试第46-53页
   ·测试场景描述第46-47页
   ·测试步骤第47-50页
   ·测试前后拓扑说明第50-51页
   ·结果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节第52-5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工作及研究总结第53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选的创新人才思想研究
下一篇: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节能服务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