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目次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时代背景 | 第11页 |
·区域背景 | 第11-13页 |
·学术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对象 | 第15-17页 |
·主题词:现代田园城市 | 第15-16页 |
·切入点:社会城市 | 第16页 |
·实证对象:德清县域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综述 | 第20-31页 |
·国外现代田园城市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现代田园城市的理论溯源——田园城市 | 第20-21页 |
·早期田园城市运动及其理论演进 | 第21-23页 |
·国内现代田园城市的相关研究 | 第23-30页 |
·现代田园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 第23-28页 |
·案例解读:田园城市的现代回归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社会城市的现代田园城市理论解析 | 第31-40页 |
·"现代田园城市"的概念界定 | 第31页 |
·"现代田园城市"的条件要素 | 第31-34页 |
·内部"硬件"要素 | 第31-32页 |
·外部"软件"要素 | 第32-34页 |
·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机制 | 第34-36页 |
·空间自由、功能互动机制 | 第34-35页 |
·多元引导、区域合作机制 | 第35页 |
·网络联接、高度复合机制 | 第35-36页 |
·现代田园城市实现路径 | 第36-37页 |
·现代田园城市的空间过程与结果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德清县域现代田园城市规划条件要素认知 | 第40-61页 |
·社会要素分析 | 第40-47页 |
·分析对象及方法 | 第40-44页 |
·社会要素区域发展关系分析 | 第44-45页 |
·社会要素空间特征分析 | 第45-47页 |
·经济要素分析 | 第47-56页 |
·村落层面要素认知 | 第47-53页 |
·乡镇层面要素认知 | 第53-56页 |
·生态及交通要素分析 | 第56-59页 |
·分析对象及方法 | 第56-57页 |
·水系与交通网络现状认知 | 第57-58页 |
·水、路复合网络现状认知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德清县域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策略 | 第61-75页 |
·空间优化策略 | 第61-63页 |
·网络关联策略 | 第63-72页 |
·社会合作网络构建——功能体系规划 | 第64-65页 |
·区域经济网络构建——产业体系规划 | 第65-67页 |
·复合生态网络优化 | 第67-72页 |
·德清县域现代田园城市规划格局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5-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5页 |
·研究创新 | 第75-76页 |
·存在不足 | 第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7页 |
附录一:城乡社会发展影响力统计表 | 第79-84页 |
附录二:基于城乡发展影响力的空间范围重新划分与排序 | 第84-85页 |
附录三:各村落产业发展现状调查表 | 第85-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