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西片区居住区特征及居民居住满意度特征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重难点 | 第13-14页 |
·研究重点 | 第13页 |
·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及篇章结构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图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篇章结构 | 第15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居住环境定义 | 第15页 |
·居住满意度的定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研究总结展望 | 第17-18页 |
2 杭州城西封闭住区环境评价 | 第18-39页 |
·杭州城西片区区位条件和发展历史 | 第18-21页 |
·深入研究的地块选择 | 第21页 |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基地分析 | 第21-30页 |
·居住小区分布情况 | 第21-24页 |
·用地情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析 | 第24-25页 |
·道路交通分析 | 第25-26页 |
·建筑肌理分析 | 第26-27页 |
·建筑高度分析 | 第27-28页 |
·景观结构分析图 | 第28-29页 |
·公交站点及停车场分布 | 第29页 |
·沿街业态分布 | 第29-30页 |
·基于GIS的基地分析 | 第30-39页 |
·住区封闭程度 | 第30-33页 |
·住区安静程度 | 第33-36页 |
·大型开放空间享有度 | 第36-39页 |
3 片区居民居住满意度分析 | 第39-67页 |
·预调研情况综述 | 第39-40页 |
·问卷调查情况总述 | 第40-43页 |
·样本分类分析 | 第43-56页 |
·传统聚类法(非层次聚类法) | 第43-48页 |
·智能聚类法(两步聚类法) | 第48-51页 |
·聚类结果比较与选择 | 第51-56页 |
·分类人群满意度分析 | 第56-63页 |
·片区整体满意度 | 第56-58页 |
·外部条件满意度 | 第58-60页 |
·内部条件满意度 | 第60-62页 |
·满意度与住区相关关系 | 第62-63页 |
·研究片区评价小结 | 第63-67页 |
·居民的经济社会属性存在差异 | 第63-64页 |
·住区居住环境存在差异 | 第64页 |
·居住结构存在差异 | 第64页 |
·居住需求与个人属性相关性强 | 第64页 |
·住区"封闭"程度高 | 第64-65页 |
·总体上呈"小聚居、大混居"的居住分异 | 第65-67页 |
4 基于满意度研究的住区规划策略探索 | 第67-71页 |
·宏观层面的规划导向 | 第67-69页 |
·混合居住模式的探讨 | 第67页 |
·"封闭住区"结合"小聚居、大混居"模式 | 第67-68页 |
·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 第68页 |
·尝试新型居住模式 | 第68-69页 |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居住片区规划 | 第69-70页 |
·具有人文关怀的住区交往空间设计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1: 居住区情况调查表 | 第74-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
研究生期问获奖情况 | 第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
在读期间参与的设计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