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 | 第9-10页 |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第10-11页 |
·西部大开发对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第11-12页 |
·理论研究的学科基础 | 第12-14页 |
·地理学科基础 | 第12-13页 |
·经济学基础 | 第13页 |
·社会学基础 | 第13页 |
·区域科学基础 | 第13-14页 |
·生态学基础 | 第14页 |
·其他学科基础 | 第14页 |
·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国外旅游空间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近期进展及趋势 | 第16页 |
·理论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16-17页 |
·理论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页 |
·小结 | 第17-20页 |
2 可持续空间结构与区域旅游业持续发展 | 第20-35页 |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的构成 | 第20-22页 |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体系 | 第20-21页 |
·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体系 | 第21-22页 |
·旅游交通空间结构体系 | 第22页 |
·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22-2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的三层含义 | 第23页 |
·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 第23-24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结构的提出 | 第24-29页 |
·区位论与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结构 | 第24-26页 |
·Hills-Lundgren核心-边缘理论与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研究 | 第26-27页 |
·“点-轴”系统结构模式与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研究 | 第27-28页 |
·旅游流空间结构 | 第28-29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 | 第29-31页 |
·开放的区域旅游发展空间 | 第30页 |
·“以人为本”的空间场所精神 | 第30页 |
·集约化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 | 第30页 |
·高科技特性 | 第30-31页 |
·全息性 | 第31页 |
·公平和效益原则的统一 | 第31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发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1-33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3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分析 | 第35-52页 |
·渭南区域旅游资源结构体系分析 | 第36-40页 |
·渭南区域旅游资源概况 | 第36-37页 |
·渭南区域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 第37-40页 |
·渭南区域旅游市场结构体系分析 | 第40-45页 |
·渭南区域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 第41-42页 |
·渭南区域旅游市场在全省的地位 | 第42-43页 |
·渭南区域客源市场与周边市场的空间关系 | 第43-44页 |
·渭南区域内部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 | 第44-45页 |
·渭南区域旅游交通空间结构体系分析 | 第45-50页 |
·拓扑图分析方法 | 第46页 |
·一级拓扑结构分析 | 第46-48页 |
·二级拓扑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4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 | 第52-64页 |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趋势研究 | 第52-61页 |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节点要素发展趋势分析 | 第52-55页 |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轴线要素发展趋势分析 | 第55-58页 |
·渭南区域旅游“点-轴”系统网络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 第58-61页 |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61-63页 |
·社会经济环境不成熟 | 第61页 |
·区域内缺少一个起旅游带头作用的大城市 | 第61-62页 |
·部分景区(点)的建设开发存在不合理性 | 第62页 |
·区域旅游教育宣传不力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5 渭南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的实现途径 | 第64-87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建构原则 | 第64-67页 |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框架 | 第64-65页 |
·渭南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建构原则 | 第65-67页 |
·渭南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结构发展思路 | 第67-71页 |
·渭南区域旅游发展主轴与重要发展中心的建构 | 第67-69页 |
·渭南区域旅游次级发展轴线与发展中心的建构 | 第69-70页 |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高级节点向低级节点的辐射扩散 | 第70-71页 |
·渭南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建构的具体举措 | 第71-82页 |
·渭南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的分区建构 | 第72-74页 |
·渭南区域旅游交通空间结构体系的优化 | 第74-77页 |
·渭南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的开拓 | 第77-79页 |
·渭南区域旅游空间土地利用规划 | 第79-80页 |
·渭南区域历史文化的延续与生态环境保护 | 第80-81页 |
·渭南区域旅游地的社区建设 | 第81-82页 |
·渭南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发展的支持体系 | 第82-86页 |
·区域可持续旅游空间发展的规划保障 | 第82-84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发展的政府管理保障 | 第84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发展的政策和法制保障 | 第84-85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发展的社区与人才保障 | 第85页 |
·区域旅游可持续空间发展的科技保障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6 结论 | 第87-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图录 | 第93-95页 |
后记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