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6-23页 |
·葡萄冻害及其发生 | 第6页 |
·葡萄抗寒性的研究 | 第6-9页 |
·葡萄抗寒性形态解剖指标的研究 | 第6-7页 |
·质膜透性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 | 第7页 |
·低温胁迫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7页 |
·抗寒锻炼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适应性变化 | 第7-8页 |
·抗寒锻炼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特性 | 第8页 |
·葡萄抗寒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8-9页 |
·葡萄抗寒性差异 | 第9-10页 |
·栽培技术措施对葡萄抗寒性的影 | 第10-11页 |
·葡萄抗寒育种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葡萄抗寒育种种质资源简况 | 第11页 |
·国外山葡萄研究利用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的抗寒研究利用 | 第12-13页 |
·山葡萄及其它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的抗寒研究 | 第12-13页 |
·山葡萄抗寒性遗传 | 第13页 |
·葡萄抗寒育种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遗传标记概述 | 第14-17页 |
·遗传标记的发展 | 第14-15页 |
·分子标记 | 第15-17页 |
·RFLP标记 | 第15-16页 |
·PAPD标记 | 第16页 |
·AFLP标记 | 第16-17页 |
·RAPD技术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17-22页 |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研究 | 第17-18页 |
·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种质资源鉴定研究 | 第19页 |
·目标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19-20页 |
·构建分子遗传图谱 | 第20-22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葡萄材料 | 第23-24页 |
·RAPD分析的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6页 |
·田间有性杂交 | 第24页 |
·葡萄基因组DNA提取 | 第24-25页 |
·RAPD反应体系 | 第25页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筛选与获得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26页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 | 第26-37页 |
·特异引物的筛选 | 第26-29页 |
·抗寒基因RAPD标记在杂交后代中的表现与分离 | 第29-33页 |
·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遗传 | 第33-3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7-39页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遗传基础 | 第37页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的RAPD标记 | 第37-38页 |
·中国野生葡萄抗寒基因RAPD标记的应用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0页 |
英文摘要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