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9页 |
第2章 集装箱运输市场状况分析 | 第9-18页 |
2.1 集装箱运输市场概述 | 第9-12页 |
2.1.1 世界经贸发展前景 | 第9-10页 |
2.1.2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发展前景 | 第10-12页 |
2.2 东亚集装箱运输市场特点 | 第12-18页 |
2.2.1 中韩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 | 第12-13页 |
2.2.2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现状 | 第13-15页 |
2.2.3 中日航线船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 第15-18页 |
第3章 东亚集装箱运输市场运量预测 | 第18-26页 |
3.1 中日贸易额预测 | 第18-19页 |
3.2 中日航线集装箱量预测 | 第19-26页 |
3.2.1 建立模型 | 第20-25页 |
3.2.2 预测结果 | 第25-26页 |
第4章 东亚集装箱航线分析 | 第26-39页 |
4.1 东亚集装箱航线的开辟 | 第26-29页 |
4.1.1 选择集装箱航线时应考虑的因素 | 第26-28页 |
4.1.2 东亚集装箱航线布局状况(以某公司为例) | 第28-29页 |
4.2 现有航线布局分析 | 第29-31页 |
4.2.1 国际常用集装箱航线布局简介 | 第29-30页 |
4.2.2 某公司现有航线布局分析 | 第30-31页 |
4.3 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 | 第31-39页 |
4.3.1 运力过剩,舱位利用率低 | 第31-35页 |
4.3.2 运价低迷,竞争激烈 | 第35-36页 |
4.3.3 航运公司盲目投入中日航线 | 第36-39页 |
第5章 集装箱航线配船研究 | 第39-52页 |
5.1 航线配船的原理与原则 | 第39-41页 |
5.1.1 班轮船舶调配的一般原则 | 第39页 |
5.1.2 航线配船的评价指标 | 第39-40页 |
5.1.3 与航线配船有关的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5.2 航线配船模型研究 | 第41-52页 |
5.2.1 航线配船调整方法 | 第41-42页 |
5.2.2 关于班轮挂靠港选择模型 | 第42-43页 |
5.2.3 班轮装货量调整的例子 | 第43-44页 |
5.2.4 班轮中途加载调整的例子 | 第44-45页 |
5.2.5 拉格朗日松弛及分析法优化班轮航线配船 | 第45-48页 |
5.2.6 班轮航线船队运营优化法 | 第48-49页 |
5.2.7 集装箱班轮船队航线配船规划 | 第49-52页 |
第6章 东亚集装箱航线配船案例 | 第52-62页 |
6.1 航线配船的基础参数(指标) | 第52页 |
6.2 某公司东亚集装箱航线现状分析 | 第52-56页 |
6.2.1 东亚集装箱船队状况 | 第53页 |
6.2.2 某公司东亚航线设置 | 第53-54页 |
6.2.3 东亚集装箱航线现有配船状况 | 第54-56页 |
6.3 航线配船数学模型的选取 | 第56-58页 |
6.3.1 航线配船优化的目标 | 第56页 |
6.3.2 航线配船优化模型的选取 | 第56-58页 |
6.4 航线配船模型的应用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