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石漠化带生态恢复的难点及文化对策研究--以麻山苗族本土生态知识发掘利用为视角的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1-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田野点选择的依据第19-23页
第二章 麻山地区自然与人文概况第23-40页
 第一节 麻山地区的自然与生态系统第23-26页
 第二节 麻山地区的历史过程第26-29页
 第三节 麻山地区的民族文化构成第29-40页
第三章 传统生计方式变迁与石漠化灾变第40-49页
 第一节 古代生计的构拟第40-43页
 第二节 推广植麻的生态后果第43-45页
 第三节 玉米引种历史及生态后果第45-46页
 第四节 近年来的生态恶化第46-49页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第49-57页
 第一节 对脆弱环节的新认识第49-50页
 第二节 藤蔓-丛林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第50-52页
 第三节 石漠化荒草灌丛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第52-57页
第五章 当代生计与石漠化灾变第57-73页
 第一节 农耕体制第57-62页
 第二节 其他生计方式第62-66页
 第三节 复合种养生计第66-73页
第六章 生态恢复的文化对策第73-82页
 第一节 文化对策的内涵第73-76页
 第二节 文化的诱导重构第76-78页
 第三节 文化要素嫁接第78-82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82-86页
 一结论第82-84页
 二讨论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1-92页
附录第92-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LGA/HA骨支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下一篇:Eu(Tb)配合物及配合物/SiO2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