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500kV/220kV电网电磁解环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电磁环网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 第11-12页 | 
| ·电磁环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12-16页 | 
| ·线路传输特性 | 第12-13页 | 
| ·电磁环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第13-16页 | 
| 第2章 沈阳地区电网解环前系统概况 | 第16-24页 | 
| ·沈阳地区电网环网运行现状 | 第16-21页 | 
| ·电源现状 | 第16-17页 | 
| ·电网现状 | 第17-20页 | 
| ·供电量及供电负荷现状 | 第20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2010年沈阳地区电网发展预期 | 第21页 | 
| ·2010年解环运行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 第3章 针对电网解环的潮流计算方法 | 第24-32页 | 
| ·电网模型构建 | 第24页 | 
|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方法 | 第24-28页 | 
| ·潮流计算数据格式及结果 | 第28-32页 | 
| 第4章 电网解环的理论分析与步骤 | 第32-44页 | 
| ·解环的关键问题 | 第32页 | 
| ·解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32-34页 | 
| ·安全稳定性 | 第33页 | 
| ·系统短路容量 | 第33页 | 
| ·分区电力平衡 | 第33-34页 | 
| ·经济性 | 第34页 | 
| ·实施解环的时机选择 | 第34-35页 | 
| ·解环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 ·解环的一般步骤 | 第36页 | 
| ·解环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 | 第36-44页 | 
| 第5章 沈阳地区电网解环方式的构建 | 第44-64页 | 
| ·沈阳地区电网2010年电力系统构成 | 第44-47页 | 
| ·新增变电站 | 第44页 | 
| ·220kV层面电源装机 | 第44-45页 | 
| ·沈阳地区220kV电网与周边电网的连接方式 | 第45-46页 | 
| ·电力负荷预测 | 第46-47页 | 
| ·2010年沈阳地区电网解环方案设想 | 第47-51页 | 
| ·供电区的划分 | 第47-49页 | 
| ·电网解环方案设想 | 第49-51页 | 
| ·各方案系统分析 | 第51-63页 | 
| ·短路电流水平 | 第51-56页 | 
| ·系统供电能力分析 | 第56-63页 | 
| ·网络损耗 | 第63页 | 
| ·比较结果 | 第63-6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