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环境贸易壁垒问题的提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环境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因 | 第11-13页 |
一、环境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二、环境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环境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 第13-16页 |
一、表现内容的合理性 | 第13页 |
二、表现形式的合法性 | 第13-14页 |
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 第14页 |
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 第14页 |
五、实施过程的传递性 | 第14-15页 |
六、实施措施的时效性和多变性 | 第15页 |
七、实施效果的歧视性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环境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第16-19页 |
一、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 第16页 |
二、绿色技术标准 | 第16-17页 |
三、绿色环境标志 | 第17-18页 |
四、绿色包装 | 第18页 |
五、绿色卫生检验 | 第18-19页 |
六、绿色补贴 | 第19页 |
第四节 环境贸易壁垒的未来趋势 | 第19-21页 |
一、环境贸易壁垒将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运用最多的手段之一 | 第19-20页 |
二、环境贸易壁垒要求日益苛刻,形式多样结合,范围越来越广 | 第20页 |
三、环境贸易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环境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 | 第21-32页 |
第一节 GATT/WTO 协议中的绿色条款 | 第21-24页 |
一、《1994 年关贸总协定》第20 条“一般例外”的规定 | 第21-22页 |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 | 第22页 |
三、《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 | 第22-23页 |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 第23页 |
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 第23-24页 |
六、《农业协定》 | 第24页 |
七、《补贴与反补贴协议》(SCM) | 第24页 |
第二节 多边环境协定(MEAS)中的贸易条款 | 第24-26页 |
一、控制跨境污染转移或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协定 | 第24-25页 |
二、保护濒危物种、候鸟、动物及海洋动物的协定 | 第25页 |
三、控制危险物品、物质生产和贸易方面的协定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 第26-28页 |
一、与环境有关的外贸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二、与外贸有关的环境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第四节 环境保护对WTO规则的挑战 | 第28-32页 |
一、WTO 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MEAs 的冲突 | 第28-29页 |
二、对“环保例外权”的行使缺乏明确的规定 | 第29-30页 |
三、环境保护政策与“非歧视原则”的冲突 | 第30页 |
四、环境保护政策与公平贸易原则的冲突 | 第30-31页 |
五、预防在先原则与市场准入的冲突 | 第31页 |
六、环境保护政策与优惠待遇原则的冲突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 第32-43页 |
第一节 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 第32-36页 |
一、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 第32-33页 |
二、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关于环境贸易壁垒的应对建议 | 第36-43页 |
一、建立并完善我国环境贸易法律体系 | 第36-39页 |
二、构建环境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 第39-40页 |
三、 紧密关注 WTO 对环境贸易规定的最新动态 | 第40-41页 |
四、 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 | 第41页 |
五、 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和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 | 第41-42页 |
六、 加快培养环境与贸易方面的专门法律人才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