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身份识别对舆论暴力的影响--解读网络论坛中不同身份识别的网民行为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7-13页 |
第一章 网络舆论暴力 | 第13-20页 |
·网络舆论暴力的界定 | 第13-14页 |
·网络舆论暴力的特征 | 第14-18页 |
·网络舆论暴力的危害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定量分析法 | 第20-25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资料分析 | 第27-40页 |
·实名论坛与非实名论坛关注度对比 | 第28-31页 |
·网民发帖态度及暴力语言对比 | 第31-38页 |
·研究结果综述与分析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网络舆论暴力的身份归因 | 第40-49页 |
·认识误区:非实名制实现绝对言论自由 | 第40-42页 |
·匿名下的本我强化与责任缺位 | 第42-43页 |
·非实名下的话语霸权建构和哄客心理 | 第43-45页 |
·非实名性强化了集体心理场 | 第45-47页 |
·非实名掩体中的媒介幽灵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网络暴力的治理 | 第49-61页 |
·契约与自律 | 第49-52页 |
·网络立法与规治 | 第52-53页 |
·网络实名制 | 第53-57页 |
·加强网络论坛管理 | 第57-59页 |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