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农杆菌抗虫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及其对水稻TP309的转染研究

缩略表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31页
 1.农杆菌概述及其遗传转化机理第11-13页
 2.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第13-24页
   ·抗虫植物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水稻遗传转化涉及的基因第15-23页
   ·水稻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第23-24页
 3.水稻基因转化方法第24-29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24-26页
   ·基因枪法第26-27页
   ·PEG转化法第27页
   ·电激法第27-28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28-29页
   ·脂质体转化法第29页
 4.立题依据和意义第29-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41页
 1.材料第31-35页
   ·菌株、质粒和水稻植株第31页
   ·试剂和引物第31-33页
   ·培养基和抗生素第33-35页
   ·仪器设备第35页
 2.方法第35-41页
   ·Bt4.0718菌株总DNA的提取第35-36页
   ·PCR扩增crylAct基因和vip3A基因第36-38页
   ·中间载体的构建第38页
   ·植物表达载体pBCAV的构建第38页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第38页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8-39页
   ·pBCAV质粒转化农杆菌第39页
   ·幼胚的诱导第39页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第39-40页
   ·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第40页
   ·愈伤组织脱菌、筛选第40页
   ·愈伤组织的分化、PCR检测和抗性苗移栽第40-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54页
 1.crylAct和vip3A基因的PCR扩增第41-42页
 3.crylAct基因的连接第42页
 4.中间载体pETBI的构建第42-43页
 5.pETBI-crylAct质粒的构建第43-45页
 6.pETBI-vip3A质粒构建第45-46页
 7.含crylAct基因和vip3A基因载体pBCAV的构建第46-48页
 8.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第48-49页
 9.愈伤组织预培养及与农杆菌的共培养第49页
 10.抗性愈伤组织的潮霉素筛选第49-51页
 11.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第51-53页
 12.抗性愈伤组织PCR检测结果第53-54页
讨论第54-58页
 1.crylAc和vip3A基因的选择第54-55页
 2.crylAc基因的核心结构域的选取第55页
 3.重组质粒pBCAV构建第55-56页
 4.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选择第56页
 5.转化受体的选择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73页
附录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檵木花色素的组分与性质及应用性能研究
下一篇: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根茎提取物ECA对钉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