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配位化学发展 | 第13-14页 |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概况 | 第14-18页 |
·配位聚合物的概念 | 第14-15页 |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含N,O配体及配合物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 第18-27页 |
·吡啶羧酸类和氨基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 | 第18-20页 |
·羟基吡啶类金属配合物 | 第20-23页 |
·8-羟基喹啉类及其金属配合物 | 第23-24页 |
·希夫碱类及其金属配合物 | 第24-2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8-羟基喹啉铝的合成及其纯度测定 | 第35-45页 |
·序 | 第35页 |
·利用超声辐射技术合成8-羟基喹啉铝 | 第35-37页 |
·8-羟基喹啉铝的纯度测定 | 第37-41页 |
·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2页 |
·8-羟基喹啉铝的合成 | 第42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三章 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物性研究 | 第45-75页 |
·序 | 第45-48页 |
·分子设计及理论计算 | 第48-50页 |
·配体的设计思想 | 第48-49页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Alq_3类衍生物基态几何构型 | 第50-51页 |
·Alq_3类衍生物的电子结构与分子轨道 | 第51-58页 |
·吸收光谱跃迁及成分分析 | 第58-60页 |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实验部分 | 第61-73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61页 |
·合成与表征 | 第61-65页 |
·合成路线 | 第61-62页 |
·合成与表征 | 第62-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MALDI-TOF Mass分析 | 第65-66页 |
·核磁共振波谱 | 第66-68页 |
·红外光谱 | 第68-69页 |
·配合物(L_1-Al~(3+))和(L_1-Zn~(2+))的热稳定性 | 第69-70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 | 第70-72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四章 Schiff碱配体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75-91页 |
·序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8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76-77页 |
·合成与表征 | 第77-78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78页 |
·Schiff碱配体L_2、配合物(L_2-Cu~(2+))抗菌活性的测试 | 第78-80页 |
·实验原理 | 第78-79页 |
·体外抗菌活性测定试验 | 第79-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8页 |
·晶体结构描述 | 第80-86页 |
·红外光谱 | 第86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86-87页 |
·热重分析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五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录A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与待发表论文) | 第94-95页 |
附录B | 第95-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