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论生存活动的个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价值实现方式的存在论思考

内容提要第1-8页
导言第8-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基本的思路第10-15页
 三、理论背景、理论创新与理论困难第15-17页
第一章 由“实践”到“生存活动”:个体性视域的开启第17-50页
 一、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三重变奏第17-31页
  (一) 本体论语境中的实践第17-20页
  (二) 方法论语境中的实践第20-23页
  (三) 生存论语境中的实践第23-27页
  (四) 结论:在生存论语境中超越了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对立第27-31页
 二、海德格尔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实践”思想及启示第31-40页
  (一) 海德格尔:没有“实践”的实践哲学第31-36页
  (二) 中国传统思想中内含的实践特质第36-40页
 三、启示——在“实践”理解中剥离“生存活动”的必要第40-50页
  (一) 揭示由于历史文化自身发展使人陷入的抽象理论态度及背后的功利主义原则第42-43页
  (二) “返回”到生长着原初意义的自然态度中第43-45页
  (三) 指向反思态度中的生存决断第45-50页
第二章 个体性转向生存活动的历程第50-76页
 一、个体性的困境与突围第50-61页
  (一) 无历史的意识个体性及其困境第50-55页
  (二) 有历史的意识个体性及其困境第55-61页
 二、生存活动的个体性第61-76页
  (一) 有限性问题在生存活动中的作用第62-69页
  (二) 他人问题在生存活动中的作用第69-76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实现的个体性原则第76-115页
 一、价值实现的个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第76-84页
  (一) 个体性原则中体现的差异性第79-81页
  (二) 个体性原则中体现的秩序性第81-82页
  (三) 个体性原则中体现的宽容性第82-84页
 二、从个体性的生成机制看马克思主义价值实践的“面相”第84-99页
  (一) 自然态度意义上的实践“面相”第85-88页
  (二) 抽象态度意义上的实践“面相”第88-92页
  (三) 反思态度意义上的实践“面相”第92-99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如何表征和引导个体性第99-115页
  (一) 是否要补足人学的“空场”第99-103页
  (二) 在生存论维度中确立马克思哲学的个体性原则第103-107页
  (三) 个体性基础上实现生存论沟通的可能性第107-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第120-121页
论文摘要第121-126页
Abstract第126-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
下一篇:深层解释学与作为症候的观念--对当代哲学中关于观念本性的一种新的解释范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