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健康状态具有干预作用的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7页 |
英文提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中西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 第9-14页 |
1 国内外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 第9-12页 |
·亚健康状态的定义 | 第9-10页 |
·WHO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0-11页 |
·健康的成因 | 第11-12页 |
2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 第12-14页 |
·微病与亚健康 | 第12页 |
·未病与亚健康 | 第12页 |
·萌芽与亚健康 | 第12页 |
·欲病与亚健康 | 第12-14页 |
统计与结果 | 第14-2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 资料整理 | 第14页 |
3 统计方法 | 第14页 |
4 统计结果 | 第14-21页 |
·药物类别 | 第14-16页 |
·药物频次 | 第16-18页 |
·方剂频次 | 第18-21页 |
讨论 | 第21-32页 |
1 现代医学背景 | 第21-23页 |
·微医学与亚健康状态 | 第21-22页 |
·酸性体质与亚健康状态 | 第22-23页 |
·健康的治疗方法 | 第23页 |
2 中医学研究背景 | 第23-26页 |
·亚健康发生原因 | 第23-24页 |
·中医体质学与亚健康 | 第24-25页 |
·中医对亚健康的调治 | 第25-26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补益为主,兼顾理气 | 第26-29页 |
·祛湿化痰 | 第29页 |
·疏肝养血 | 第29-30页 |
4 机理探讨 | 第30-32页 |
·从体质学说探讨作用机理 | 第30页 |
·从微医学探讨作用机理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展望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