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状况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1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14页 |
| ·系统性能需求 | 第14-15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19页 |
|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17-19页 |
| ·系统开发实现方式 | 第19-20页 |
|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19-20页 |
| ·实现工具的选择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可视化水文监测系统核心技术的选择 | 第21-30页 |
| ·数据传输技术 | 第21-23页 |
| ·GSM 通信技术 | 第21-22页 |
| ·串行通信技术 | 第22页 |
| ·Socket 通信 | 第22-23页 |
| ·FTP 技术 | 第23页 |
| ·多线程技术 | 第23-24页 |
| ·多线程技术 | 第23-24页 |
| ·水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第24页 |
| ·数据编码方案的应用 | 第24-25页 |
| ·数据滤波技术 | 第25-26页 |
| ·信息可视化技术 | 第26-29页 |
| ·可视化技术出现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 ·可视化技术研究的内容 | 第27-28页 |
| ·可视化技术的实现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水文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现 | 第30-48页 |
| ·基于硬件的数据采集实现 | 第30-32页 |
| ·地面水位传数据采集 | 第30-31页 |
| ·井下压力与温度数据采集 | 第31页 |
| ·井下流量数据采集 | 第31-32页 |
| ·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 第32-35页 |
| ·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面数据传输 | 第32-33页 |
| ·基于有线通讯的井下数据传输 | 第33-35页 |
| ·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软件实现 | 第35-47页 |
| ·串行通信编程控件MSComm | 第35页 |
| ·地面数据的接收 | 第35-40页 |
| ·井下数据的接收 | 第40-42页 |
| ·安全监测系统数据的集成 | 第42-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系统应用软件实现方案 | 第48-68页 |
|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9-55页 |
| ·数据库设计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 ·数据库主键的选取 | 第52-53页 |
| ·数据库存储过程 | 第53页 |
| ·数据库的访问 | 第53-55页 |
| ·系统应用软件功能实现 | 第55-67页 |
| ·测点分布界面 | 第55-57页 |
| ·实时数据报警 | 第57-58页 |
| ·实时曲线 | 第58-59页 |
| ·历史数据查询 | 第59-60页 |
| ·历史数据曲线 | 第60-63页 |
| ·报表统计 | 第63-64页 |
| ·水位等值线 | 第64-65页 |
| ·系统管理模块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