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的应用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的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稳固技术研究 | 第16-21页 |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稳固的主要技术 | 第16-17页 |
·冲击压实和打裂压稳技术 | 第17-18页 |
·碎石化技术 | 第18-19页 |
·破碎稳固的关键技术 | 第19页 |
·破碎稳固技术的适用条件 | 第19页 |
·水泥板破碎尺寸的要求 | 第19页 |
·水泥路面破碎后承载能力 | 第19页 |
·破碎稳固技术的防反机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和改造方案确定 | 第21-31页 |
·试验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 | 第23-28页 |
·路基路面取芯情况 | 第23-25页 |
·路面状况调查 | 第25-27页 |
·路面现状评价 | 第27-28页 |
·试验段改造方案确定 | 第28-31页 |
·改造路段的确定 | 第28页 |
·试验路段改造方案总体原则 | 第28-29页 |
·试验路段改造方案拟定 | 第29-30页 |
·试验路段改造方案比选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碎石化效果试验检测研究 | 第31-42页 |
·碎石化试验设计 | 第31-35页 |
·回弹弯沉试验 | 第31页 |
·回弹模量(承载板法检测) | 第31-32页 |
·混凝土碎石化颗粒大小测试 | 第32页 |
·各结构层的测定项目及标准 | 第32-33页 |
·碎石化后粒料级配确定 | 第33-34页 |
·数据采集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路各方案检测数据分析 | 第35-42页 |
·几何尺寸及压实度情况 | 第35-37页 |
·方案段强度对比 | 第37-42页 |
第五章 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42-50页 |
·碎石化对沥青加铺层的一般要求 | 第42页 |
·进一步防止反射裂缝的结构组合措施 | 第42-43页 |
·进一步防止疲劳开裂的结构组合措施 | 第43-44页 |
·应用LSPM防治碎石化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关键技术 | 第44-46页 |
·LSPM的主要性能 | 第44-45页 |
·LSPM配合比的确定 | 第45-46页 |
·应用FDAC防止碎石化加铺层疲劳破坏的关键技术 | 第46-48页 |
·FDAC的抗疲劳性能和主要影响因素 | 第46-48页 |
·FDAC的配合比的确定 | 第48页 |
·试验路段设计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碎石化施工工艺及要点 | 第50-57页 |
·破碎和碾压设备 | 第50-52页 |
·碎石化施工工艺及过程 | 第52-55页 |
·试验区与试坑 | 第52-53页 |
·破碎 | 第53-54页 |
·压实 | 第54页 |
·摊铺 | 第54-55页 |
·相关准备工作及控制要求 | 第55-57页 |
·排水系统 | 第55页 |
·移除现存的沥青罩面和沥青修补 | 第55页 |
·破碎混凝土路面的养护 | 第55-56页 |
·锯缝 | 第56页 |
·构造物的标记和保护 | 第56页 |
·洒水防尘 | 第56页 |
·维护交通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