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轻型货车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研究 | 第18-33页 |
| ·动力性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 第18-20页 |
| ·最高车速 | 第19页 |
| ·加速性能 | 第19-20页 |
| ·爬坡能力 | 第20页 |
| ·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 第20-23页 |
|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 第20-21页 |
| ·多工况燃油消耗量 | 第21-23页 |
| ·排放性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 第23-26页 |
| ·轻型货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 第26-32页 |
|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27-30页 |
| ·轻型货车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轻型货车动力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 第33-54页 |
| ·发动机模型 | 第34-42页 |
| ·发动机外特性 | 第34-37页 |
| ·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 | 第37-38页 |
| ·发动机万有特性 | 第38-42页 |
| ·发动机模型的修正 | 第42页 |
| ·离合器模型 | 第42-47页 |
| ·离合器输入转矩的确定 | 第44-45页 |
| ·摩擦转矩的计算 | 第45-46页 |
| ·等效阻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 | 第46-47页 |
| ·传动效率模型 | 第47-48页 |
| ·换挡模式 | 第48-50页 |
| ·最佳动力性换挡模式 | 第48-49页 |
| ·最佳经济性换挡模式 | 第49页 |
| ·个人习惯换挡模式 | 第49-50页 |
| ·行驶阻力模型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轻型货车性能模拟计算方法 | 第54-70页 |
| ·换挡模式模拟 | 第54-58页 |
| ·最佳动力性换挡模式模拟 | 第55-57页 |
| ·最佳经济性换挡模式模拟 | 第57-58页 |
| ·动力性模拟计算 | 第58-64页 |
| ·最高车速计算 | 第59-60页 |
| ·最大爬坡度计算 | 第60-62页 |
| ·原地起步换挡加速时间计算 | 第62-64页 |
| ·燃油经济性模拟计算 | 第64-67页 |
|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 | 第64-66页 |
| ·多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 | 第66-67页 |
| ·排放性模拟计算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五章 轻型货车动力系统匹配优化方法 | 第70-87页 |
| ·发动机的选择 | 第70-72页 |
| ·传动系参数选择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 ·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影响 | 第72页 |
| ·变速器传动比的影响 | 第72页 |
| ·档位数的影响 | 第72-73页 |
| ·传动系与发动机的匹配优化 | 第73-77页 |
| ·设计变量的选取 | 第73页 |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73-74页 |
|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74-75页 |
| ·优化方法的选取 | 第75-77页 |
| ·优化实例及结果分析 | 第77-86页 |
|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78-83页 |
|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第84-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 ·全文总结 | 第87页 |
| ·展望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主要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