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邶、鄘、卫地域界定及其文化渊源、总体特点 | 第8-18页 |
(一)邶、鄘、卫地域界定 | 第8-12页 |
1.通过三监设置与消亡的相关史料界定邶、鄘、卫三地地域 | 第8-10页 |
2.由三地风诗内容的共性界定三地地域 | 第10-12页 |
(二)邶、鄘、卫地域文化渊源及总体特点 | 第12-18页 |
1.东夷、殷商文化的遗存 | 第13-17页 |
2.邶、鄘、卫三地地域文化的总体特点 | 第17-18页 |
二、地域文化与邶、鄘、卫风诗的文化习俗 | 第18-26页 |
(一)邶、鄘、卫三地风诗中的宗教信仰习俗 | 第18-22页 |
1.歌舞娱神 | 第18-19页 |
2.占卜习俗 | 第19-20页 |
3.桑林崇拜为特色的生殖崇拜 | 第20-22页 |
(二)邶、鄘、卫三地风诗中的婚恋习俗 | 第22-26页 |
1.邶、鄘、卫三地风诗与婚恋自由习俗 | 第22-25页 |
2.邶、鄘、卫婚恋诗与水崇拜习俗 | 第25-26页 |
三、地域文化与邶、鄘、卫三风的艺术精神 | 第26-32页 |
(一)邶、鄘、卫三地风诗的艺术精神 | 第26-29页 |
1.崇尚自由的艺术精神 | 第26-28页 |
2.邶、鄘、卫三地风诗赋、比、兴手法体现的艺术精神 | 第28-29页 |
(二)邶鄘、卫三地风诗反映的审美风尚 | 第29-32页 |
1.追求人体美 | 第29-31页 |
2.尚白习俗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