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小分子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31页
 1 小分子化合物与 DNA 作用机理研究第12-16页
   ·与DNA 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类第12-13页
   ·小分子化合物与DNA 的作用方式第13-14页
     ·非共价结合第13页
     ·共价结合第13-14页
     ·剪切作用第14页
   ·小分子化合物与DNA 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4-16页
     ·光谱法第14-15页
     ·电化学方法第15页
     ·序列凝胶电泳及足印迹分析技术第15页
     ·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法第15-16页
 2 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第16-29页
   ·DNA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第16页
   ·DNA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第16-18页
     ·DNA电化学传感器第17页
     ·DNA光学传感器第17页
     ·DNA压电传感器第17-18页
   ·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25页
     ·氧化还原活性分子作为标记物的杂交检测第18-20页
     ·酶作为标记物的DNA 杂交检测第20页
     ·纳米技术的DNA 生物传感器第20-23页
     ·电荷流动用于DNA 杂交检测第23-24页
     ·电化学阻抗用于DNA 杂交检测第24页
     ·DNA 本身信号用于杂交检测第24-25页
   ·适体传感器研究新进展第25-28页
     ·适体的特点第25-26页
     ·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DNA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与展望第28-29页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第28页
     ·前景展望第28-29页
 3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以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铜为指示剂的 DNA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第31-49页
   ·实验部分第31-34页
     ·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34页
       ·2,9-二甲基-1,10-邻菲咯啉铜配合物的合成第32-33页
       ·邻菲咯啉铜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第33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33-34页
       ·玻碳修饰电极的共价键合与DNA 的固定第34页
       ·修饰后玻碳电极上DNA 的杂交第34页
       ·指示剂的嵌入第34页
       ·电化学测定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8页
     ·[Cu(dmp)(H_2O)Cl_2]的晶体结构第34-35页
     ·[Cu(dmp)(H_2O)Cl_2 ]的电化学研究第35-41页
       ·[Cu(dmp)(H_2O)Cl_2]的循环伏安曲线第35-36页
       ·[Cu(dmp)(H_2O)Cl_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第36-37页
       ·pH对邻菲咯啉铜配合物氧化峰电流Ip的影响第37-38页
       ·反应时间对邻菲咯啉铜配合物氧化峰电流Ip的影响第38-39页
       ·扫速对邻菲咯啉铜配合物氧化峰电流Ip的影响第39-40页
       ·扫速对ssDNA/GCE、dsDNA/GCE 循环伏安氧化峰电流影响第40-41页
       ·DNA浓度对邻菲咯啉铜配合物氧化峰电流I_p的影响第41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第41-48页
       ·杂交时间的影响第41-42页
       ·pH值对DNA与[Cu(dmp)(H_2O)Cl_2]反应的影响第42页
       ·ssDNA/GCE 及dsDNA/GCE与[Cu(dmp)(H_2O)Cl_2]的作用第42-43页
       ·扫速对[Cu(dmp)(H_2O)Cl_2]在dsDNA/GCE上峰电流的影响第43-44页
       ·离子强度对dsDNA/GCE与[Cu(dmp)(H_2O)Cl_2]作用的影响第44-45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第45-46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线性范围与检测限第46-47页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再生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以3-氨基酚噁嗪为指示剂的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第49-62页
   ·实验部分第49-52页
     ·仪器与试剂第49-50页
     ·实验方法第50-52页
       ·AP 纯品的制备第50页
       ·碳糊电极的制备第50-51页
       ·AP 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第51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51页
       ·玻碳修饰电极的共价键合与DNA的固定第51页
       ·修饰后玻碳电极上DNA 的杂交第51页
       ·指示剂的嵌入第51页
       ·电化学测定第51-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61页
     ·制备AP 纯品的酶促反应过程第52页
     ·AP 纯品的紫外光谱第52-53页
     ·AP 的电化学行为第53-57页
       ·AP 的循环伏安和微分脉冲伏安曲线第53-54页
       ·AP 在裸GCE、ssDNA/GCE、dsDNA/GCE 上的电化学行为第54-55页
       ·扫速对裸GCE 还原峰电流的影响第55-56页
       ·离子强度的影响第56-57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第57-61页
       ·杂交时间的影响第57页
       ·pH 值对DNA 与AP 反应的影响第57-58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第58-59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线性范围与检测限第59-60页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再生第60页
       ·碱基G 数量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第60-61页
       ·杂交dsDNA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第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基于偶氮化合物和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无标记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第62-71页
   ·实验部分第62-65页
     ·仪器与试剂第62-63页
     ·实验方法第63-65页
       ·4,4'-二氨基偶氮苯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第64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64页
       ·玻碳修饰电极的共价键合与4,4'-二氨基偶氮苯的固定第64-65页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探针S 1在玻碳电极上的固定第65页
       ·修饰后玻碳电极上DNA 的杂交第65页
       ·电化学测定第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0页
     ·4,4'-DAAB 的电化学性质第65-66页
     ·pH 值对4,4'-DAAB 还原峰电流Ip 的影响第66-67页
     ·4,4'-DAAB 在ssDNA/GCE、dsDNA/GCE 上的电化学行为第67-68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第68-69页
     ·DNA 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线性范围与检测限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目录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变量解耦内模控制在锅炉燃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在线粘度检测仪研制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