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前言 | 第6-10页 |
| 第一章 人类探索舞蹈记录方法的历程 | 第10-18页 |
| ·具象图形记录法 | 第10-12页 |
| ·象形符号记录法 | 第12-13页 |
| ·文字记录法与文字配图记录法 | 第13-15页 |
| ·抽象符号记录类型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拉班舞谱是一种先进的人体动作记录方法 | 第18-29页 |
| ·拉班舞谱产生的背景 | 第18-23页 |
| ·自然科学与技术革命的大发展 | 第18-19页 |
| ·艺术美学思潮的变革和现代舞蹈艺术的兴起 | 第19-20页 |
| ·拉班对前人体动作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 第20-23页 |
| ·拉班舞谱的谱面设置符合人体动作的基本规律 | 第23-25页 |
| ·拉班舞谱的谱面形式符合人体形态和动作的基本规律 | 第23-25页 |
| ·拉班舞谱的识谱顺序符合动作展开方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 | 第25页 |
| ·拉班舞谱动作符号设计科学的体现动作的基本要素 | 第25-29页 |
| ·符号的形状表示动作的方向 | 第26-27页 |
| ·符号的内部阴影表示动作的高度 | 第27页 |
| ·符号的长短表示动作的节奏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拉班舞谱的科学原理 | 第29-39页 |
| ·拉班舞谱制谱依据的解剖学原理 | 第29-32页 |
| ·舞谱中对肢体各部位划定的解剖学依据 | 第29-30页 |
| ·舞谱中肢体动作表述的解剖学依据 | 第30-32页 |
| ·拉班舞谱依据的物理学原理 | 第32-34页 |
| ·支撑栏在舞谱中表述的物理学依据 | 第32-33页 |
| ·跳跃和旋转在舞谱中表述的物理学依据 | 第33-34页 |
| ·动作“力”度在舞谱的表述 | 第34页 |
| ·拉班舞谱依据的数学原理 | 第34-36页 |
| ·立体运动空间定位的数学依据 | 第34-35页 |
| ·动作幅度量化的数学依据 | 第35-36页 |
| ·拉班舞谱对音乐的借鉴和发展 | 第36-39页 |
| ·节拍线的借鉴性创造和小节线借鉴 | 第37-38页 |
| ·反复记号的改良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拉班舞谱的功能 | 第39-45页 |
| ·记录舞蹈、保存文化 | 第39-40页 |
| ·增进交流,方便传播 | 第40-41页 |
| ·改进教学、促进创新 | 第41-43页 |
| ·促进研究,拓展运用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