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挑旗期、抽穗期及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QTL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QTL 作图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 ·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9-10页 |
|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分子标记 | 第10-11页 |
|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及QTL 分析软件 | 第11页 |
| ·QTL 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 定位总体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小麦抽穗期和挑旗期QTL 研究进展 | 第15页 |
|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QTL 研究进展 | 第15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 ·材料 | 第16页 |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6页 |
| ·田间性状调查 | 第16-1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 ·小麦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17页 |
| ·SSR 标记的扩增流程 | 第17-18页 |
| ·电泳程序 | 第18-19页 |
| ·银染程序 | 第19页 |
| ·带型记录 | 第19页 |
| ·遗传连锁图谱和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1页 |
| ·作图群体与亲本的表型分析 | 第20-25页 |
| ·挑旗期的表型分析 | 第20页 |
| ·抽穗期的表型分析 | 第20-23页 |
| ·育性的表型分析 | 第23-25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 ·挑旗期和抽穗期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 ·育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页 |
| ·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26-29页 |
| ·小麦挑旗期和抽穗期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26-27页 |
| ·小麦育性的方差分析 | 第27-29页 |
| ·各性状的QTL 分析 | 第29-41页 |
| ·挑旗期的QTL 分析 | 第29页 |
| ·抽穗期的QTL 分析 | 第29-31页 |
| ·育性的QTL 分析 | 第31-37页 |
| ·育性的QTL 互作分析 | 第37-41页 |
| 4 讨论 | 第41-42页 |
| ·关于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41页 |
| ·抽穗期的QTL 定位分析 | 第41页 |
| ·挑旗期和抽穗期间的QTL 检测 | 第41-42页 |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42页 |
| ·育性的QTL 定位分析 | 第42页 |
| 5 结论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 附录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