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概述 | 第10-11页 |
·选题内容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碳负极材料 | 第17-19页 |
·纳米级金属及合金负极材料 | 第19-20页 |
·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31页 |
·单质硅在锂电池中的反应机理及纳米改性 | 第21-25页 |
·硅―碳复合材料 | 第25-30页 |
·硅基合金复合材料 | 第30-31页 |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述 | 第31-35页 |
·高能球磨法 | 第31-32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32-33页 |
·静电电纺丝法 | 第33-35页 |
第2章 试样制备和表征方法 | 第35-44页 |
·材料制备概述 | 第35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5-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药品 | 第36-37页 |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7-40页 |
·扣式电池制作 | 第37-38页 |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38-39页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9-40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40页 |
·材料形貌及结构表征 | 第40-44页 |
·热重分析 | 第40-41页 |
·XRD 衍射 | 第4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1-42页 |
·透射电镜(TEM)及其衍射 | 第42-44页 |
第3章 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案设计 | 第44-55页 |
·研究思路 | 第44-45页 |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历程 | 第45-50页 |
·硅―石墨―酚醛树脂碳(Si―G―C)复合材料制备方案设计 | 第45-48页 |
·硅―碳干凝胶(Si―CX)复合材料制备方案设计 | 第48-49页 |
·硅―碳纳米纤维(Si―CNF)复合材料制备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铜集流体表面改性 | 第50页 |
·Si―G―C 与Si―CX 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50-55页 |
·硅―石墨―酚醛树脂碳(Si―G―C)复合材料 | 第51-52页 |
·硅―碳干凝胶(Si―CX)复合材料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静电电纺法制备纳米硅―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 第55-66页 |
·静电电纺法硅―聚乙烯醇碳纤维(Si―CNFPVA)复合材料 | 第55-61页 |
·实验过程 | 第55-56页 |
·材料制备过程 | 第55页 |
·电池测试过程 | 第55-56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6-59页 |
·形貌结构分析 | 第59-61页 |
·静电电纺法硅―聚丙烯腈碳纤维(Si―CNFPAN)复合材料 | 第61-65页 |
·实验过程 | 第61-62页 |
·材料制备 | 第61-62页 |
·电池测试过程 | 第62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2-64页 |
·形貌结构分析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硅―碳复合材料充放电机制初探 | 第66-81页 |
·硅―碳(Si―C)复合材料在第40 次循环的C―V 曲线 | 第66-67页 |
·对透射电镜JEOL 2010F的衍射常数 | 第67-68页 |
·放电到0.3V 的电极样品物相及结构表征 | 第68-73页 |
·电极材料中晶体的物相标定 | 第68-69页 |
·电子透射图谱和电子衍射花样的结构物相分析 | 第69-73页 |
·颗粒E | 第69-70页 |
·区域F | 第70-73页 |
·放电到0.05V 的电极样品的物相及结构表征 | 第73-75页 |
·电极材料中晶体的物相标定 | 第73-74页 |
·电子透射图谱和电子衍射花样的结构物相分析 | 第74-75页 |
·充电到1.5V 的电极样品的物相及结构表征 | 第75-79页 |
·电极材料中晶体的物相标定 | 第75-76页 |
·电子透射图谱和电子衍射花样的结构物相分析 | 第76-79页 |
·颗粒M | 第76-78页 |
·颗粒N | 第78-79页 |
·硅―碳复合材料中的硅与锂的反应机制初步讨论 | 第79-81页 |
·硅―碳复合材料中的硅脱嵌锂的机理探讨 | 第79页 |
·Si―CNFPVA 复合的负极容量递增原因推测 | 第79-81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1-84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建议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