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S转型方向及其网络改造项目范围管理方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8-12页 |
·论文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PHS网络转型方向 | 第12-29页 |
·PHS网络发展现状 | 第12-18页 |
·日本等国的PHS业务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中国的PHS业务发展状况 | 第14-18页 |
·PHS网络技术特点 | 第18-20页 |
·空中接口特点 | 第18-19页 |
·通话质量特点 | 第19页 |
·PHS在高速移动通信中的弱点 | 第19页 |
·PHS基站密集分布特点 | 第19-20页 |
·中国PHS网络发展前景 | 第20-22页 |
·中国PHS网络发展方向问题 | 第20页 |
·中国PHS业务演进前景 | 第20-21页 |
·下一代PHS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 | 第21-22页 |
·国家的行业发展规划对PHS网络的影响 | 第22页 |
·PHS网络转型阶段 | 第22-23页 |
·小灵通用户转网 | 第23-28页 |
·PHS退网后用户转网方向 | 第23-25页 |
·原运营商内部用户转网 | 第25-26页 |
·原运营商对小灵通用户转网方案 | 第26-28页 |
·资费优惠方案 | 第26页 |
·便捷转网方案 | 第26-27页 |
·固话捆绑移动套餐转网 | 第27页 |
·双模终端转网可能性分析 | 第27-28页 |
·总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PHS转型项目的项目范围 | 第29-41页 |
·现有 PHS网络结构 | 第29-32页 |
·PHS网络组成 | 第29-30页 |
·无线接入子系统 | 第30-31页 |
·核心交换子系统 | 第31-32页 |
·业务系统 | 第32页 |
·受理与计费系统 | 第32页 |
·PHS网络转型方案 | 第32-38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初步分析 | 第33页 |
·退网期的PHS网络改造范围 | 第33-34页 |
·退网期网络系统改造原则 | 第33页 |
·退网期计费系统改造 | 第33-34页 |
·退网期受理系统改造 | 第34页 |
·退网期核心网改造 | 第34页 |
·转型期的PHS网络改造范围 | 第34-38页 |
·转型期网络系统改造原则 | 第34页 |
·PHS核心网向NGN演进 | 第34-37页 |
·PHS无线网进行设备利旧 | 第37页 |
·业务平台根据需要合入其它网络业务平台 | 第37-38页 |
·转型期受理系统的改造 | 第38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界定 | 第38-39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章程 | 第38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计划 | 第38-39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分解结构 | 第39页 |
·总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PHS网络退网项目范围变动控制 | 第41-50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 | 第41-45页 |
·影响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的主要因素 | 第41-42页 |
·政策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第42-43页 |
·市场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第43页 |
·技术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第43-44页 |
·竞争因素及其关联因素 | 第44页 |
·其它因素的弱相关性 | 第44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44-45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表现 | 第45-46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控制过程 | 第46-47页 |
·PHS网络转型项目范围变动控制方法 | 第47-49页 |
·为范围变动的准备 | 第47-48页 |
·变更过程中的沟通 | 第48-49页 |
·变更过程的关键点 | 第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附录:图表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