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引言 | 第12-31页 |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阪崎肠杆菌简介 | 第13-15页 |
·阪崎肠杆菌生物学性状 | 第13页 |
·阪崎肠杆菌耐热性,毒力和传播途径 | 第13-14页 |
·阪崎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 第14页 |
·阪崎肠杆菌污染的控制 | 第14-15页 |
·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 | 第15-19页 |
·传统分离鉴定方法 | 第15-16页 |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第16-18页 |
·探针方法 | 第18-19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 第19-30页 |
·LAMP 方法的概述 | 第19页 |
·LAMP 方法的特点 | 第19-20页 |
·LAMP 方法的引物设计 | 第20-22页 |
·LAMP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LAMP 的反应体系 | 第26-27页 |
·LAMP 反应产物的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LAMP 方法的应用 | 第28-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3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3页 |
·试验菌株 | 第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32页 |
·样品与生化试剂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阪崎肠杆菌培养 | 第33页 |
·阪崎肠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引物设计、体系和操作程序 | 第34-36页 |
·LAMP 引物设计 | 第34-36页 |
·LAMP 和PCR 反应体系 | 第36页 |
·LAMP 和PCR 操作程序 | 第36页 |
·LAMP 反应条件优化 | 第36-38页 |
·适宜Mg~(2+)浓度选择 | 第36-37页 |
·dNTPs 浓度的优化 | 第37页 |
·反应温度的优化 | 第37页 |
·引物对LAMP 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37页 |
·BST 酶的优化 | 第37页 |
·甜菜碱对LAMP 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第38页 |
·LAMP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第38页 |
·PCR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第38页 |
·阪崎肠杆菌的灵敏度检测 | 第38页 |
·LAMP 检测阪崎肠杆菌纯培养的灵敏度 | 第38页 |
·PCR 检测阪崎肠杆菌纯培养的灵敏度 | 第38页 |
·LAMP 扩增产物的分析 | 第38-39页 |
·LAMP 产物的可视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LAMP 产物的凝胶成像分析 | 第39页 |
·LAMP 产物酶切结果的分析 | 第39页 |
·人工污染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比较 | 第39-41页 |
·试剂盒法(BS423 细菌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 | 第39-40页 |
·溶剂提取热裂解法 | 第40页 |
·普通热裂解法 | 第40页 |
·蛋白酶K 法 | 第40-41页 |
·FDA 提取DNA 法 | 第41页 |
·饱和酚提取法 | 第41页 |
·人工污染婴儿配方奶粉的检出限 | 第41-42页 |
·LAMP 的检出限 | 第42页 |
·PCR 的检出限 | 第42页 |
·实际样品(婴儿配方奶粉)检测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9页 |
·LAMP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3-48页 |
·Mg~(2+)浓度的优化 | 第43页 |
·dNTPs 浓度的优化 | 第43-44页 |
·反应温度的优化 | 第44页 |
·引物的优化 | 第44-46页 |
·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46-47页 |
·BST 酶的优化 | 第47页 |
·甜菜碱对LAMP 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引物特异性的研究 | 第48-50页 |
·LAMP 引物特异性的研究 | 第48-49页 |
·PCR 引物特异性的研究 | 第49-50页 |
·阪崎肠杆菌纯培养灵敏度的研究 | 第50-53页 |
·LAMP 检测阪崎肠杆菌的灵敏度 | 第50-52页 |
·PCR 检测阪崎肠杆菌的灵敏度 | 第52-53页 |
·LAMP 扩增产物的分析 | 第53-55页 |
·LAMP 扩增的可视结果分析 | 第53页 |
·LAMP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析 | 第53-54页 |
·LAMP 扩增产物酶切鉴定 | 第54-55页 |
·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DNA 提取方法比较 | 第55页 |
·LAMP 检测人工污染婴儿配方奶粉的检出限的比较 | 第55-57页 |
·PCR 检测人工污染婴儿配方奶粉的检出限 | 第57页 |
·实际样品(婴儿配方奶粉)检测 | 第57-59页 |
4 讨论 | 第59-63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阪崎肠杆菌方法学评价 | 第59页 |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的确定 | 第59-60页 |
·DNA 聚合酶 | 第60页 |
·LAMP 体系优化 | 第60-61页 |
·LAMP 检测方法与其它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61-62页 |
·LAMP 方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内容的建议 | 第62-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录 A | 第71-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