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最大诚信原则下的保险保证制度 | 第8-18页 |
第一节 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发展 | 第8-14页 |
一、最大诚信原则概述 | 第8-9页 |
二、保险法最大诚信原则的法理基础 | 第9-13页 |
三、最大诚信原则价值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孕育了保险保证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境外保险保证概述 | 第15-18页 |
一、美国保险保证 | 第15-16页 |
二、澳大利亚保险保证 | 第16页 |
三、加拿大保险保证 | 第16-17页 |
四、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保险保证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保险保证的基本内容 | 第18-28页 |
第一节 保证的基本含义、特点 | 第18-19页 |
一、保险保证保证的概念 | 第18页 |
二、保险保证保证的特点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保险保证与其他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9-20页 |
一、保险保证与一般合同保证的区别 | 第19页 |
二、保险保证与担保法中保证的区别 | 第19页 |
三、保险保证与告知的区别 | 第19-20页 |
四、保险保证与除外风险条款 | 第20页 |
第三节 保险保证的分类 | 第20-22页 |
一、根据适用范围进行的分类 | 第20-21页 |
二、根据时间进行的分类 | 第21页 |
三、根据保证事项是否确定存在进行的分类 | 第21页 |
四、根据保证存在的形式进行的分类 | 第21-22页 |
第四节 保险保证的认定 | 第22-23页 |
一、保险保证的形式要件 | 第22页 |
二、保险保证的实质要件 | 第22-23页 |
第五节 保险保证的履行原则 | 第23-24页 |
第六节 保险保证的后果 | 第24-25页 |
第七节 弃权与禁止反言 | 第25-28页 |
一、弃权 | 第25-26页 |
二、禁止反言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保险保证的适用和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保险保证制度 | 第28-30页 |
一、我国保险法中的明示保证 | 第28-29页 |
二、违法保险保证的法律后果 | 第29-30页 |
三、我国保险保证的除外责任 | 第30页 |
第二节 我国保险保证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一、我国法律对保证条款的性质没有作出明文规定 | 第30页 |
二、我国保险法对保证条款的规定极其简单 | 第30-31页 |
三、我国《海商法》对“保证”规定的不足 | 第31页 |
四、我国法律对“保证”条款的适用事实上存在着部分无法可依 | 第31-32页 |
五、我国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存在默示保证 | 第32-33页 |
六、保证制度的缺失使最大诚信理论不完整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保险保证制度的建议 | 第34-40页 |
一、规定保证的法律性质 | 第34-35页 |
二、明确规定保证的构成要件 | 第35-36页 |
三、明确规定违反保证的后果 | 第36-39页 |
四、规定保险保证义务的免除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