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灾害及其防治论文--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论文

重庆市洪灾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18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洪灾基本理论研究第11-12页
     ·洪灾监测研究第12-13页
     ·洪灾预测研究第13-14页
     ·洪灾损失评估研究第14-15页
     ·洪灾管理研究第15页
     ·重庆市洪灾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重庆市地理环境第18-24页
   ·重庆市自然环境第18-22页
     ·地质构造第18-19页
     ·地貌第19-21页
     ·气候第21页
     ·河流与水系第21-22页
     ·土壤与植被第22页
   ·重庆市社会经济环境第22-24页
3 重庆市洪灾的类型、标准和特征第24-30页
   ·重庆市洪灾的类型第24页
   ·重庆市洪灾的标准第24-25页
   ·重庆市洪灾的特征第25-30页
4 重庆市洪灾的危害第30-34页
   ·对人类生命的影响第30页
   ·对经济的影响第30-31页
     ·对农业的影响第30页
     ·对交通的影响第30页
     ·对水利设施的破坏第30-31页
     ·对城市工商业的影响第31页
     ·对居民家庭财产的破坏第31页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31-32页
   ·对环境的影响第32-34页
     ·对耕地的破坏第32页
     ·对水环境的污染第32页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32-34页
5 重庆市洪灾的成因第34-46页
   ·气象气候因素第34-40页
     ·最大一日降雨量均值第34-35页
     ·暴雨因素第35-40页
   ·地貌因素第40-43页
     ·地形对降雨的影响第40-41页
     ·水土流失第41-42页
     ·河流地貌第42-43页
   ·流域形态和水系第43-44页
   ·土壤植被因素第44页
   ·人为因素第44-46页
6 解放以来重庆市严重洪灾分析第46-56页
   ·1954年洪灾第46-48页
     ·1954年洪灾雨情、水情概述第46-48页
     ·1954年洪灾灾情第48页
   ·1981年洪灾第48-50页
     ·1981年洪灾雨情、水情概述第48-49页
     ·1981年洪灾灾情第49-50页
   ·1982年洪灾第50-51页
     ·1982年洪灾雨情、水情概述第50-51页
     ·1982年洪灾灾情第51页
   ·1998年洪灾第51-54页
     ·1998年洪灾雨情、水情概述第51-53页
     ·1998年洪灾灾情第53-54页
   ·2007年洪灾第54-56页
     ·2007年洪灾雨情、水情概述第54页
     ·2007年洪灾灾情第54-56页
7 重庆市洪灾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第56-62页
   ·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第56-57页
     ·建立和完善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56页
     ·减灾工程建设成效卓著第56页
     ·狠抓了非工程减灾措施第56-57页
     ·救灾工作日益科学化和规范化第57页
   ·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第57-58页
     ·指导方针第57-58页
     ·基本原则第58页
   ·重庆市洪灾防灾减灾对策第58-62页
     ·加强洪灾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及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第59页
     ·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第59-60页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第60页
     ·城市防洪减灾更应加强第60-61页
     ·健全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减灾第61页
     ·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减灾投入第61页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洪意识第61-62页
8 讨论与思考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历史上的煤矿矿难及其治理
下一篇:腊肉低温贮藏过程中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