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3页 |
1 种子超干燥贮藏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2 超干贮藏对种子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10-12页 |
·超干贮藏对种子生物膜的影响 | 第10-11页 |
·超干处理对种子细胞器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1-12页 |
3 超干处理种子中的自由基和膜脂过氧化及其清除系统 | 第12-14页 |
4 种子超干贮藏的最适含水量 | 第14-16页 |
·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含水里的热力学分析 | 第14页 |
·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含水最与种子耐脱水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含水量与贮藏温度的关系 | 第15-16页 |
5 种子超干燥贮藏的生理机制 | 第16-21页 |
·可溶性糖与种子耐脱水性 | 第16-18页 |
·小分子蛋白质在种子耐脱水性中的作用 | 第18-21页 |
6 超干燥贮藏种子的干燥方法 | 第21页 |
7 超干贮藏种子的吸胀损伤及修复 | 第21-22页 |
8 种子超干贮藏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9 本试验的研究目标 | 第23页 |
第二章 超干燥贮藏中含水量对供试种子生理生化影响 | 第23-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超干种子超干燥及贮藏 | 第24页 |
·种子含水量测定 | 第24页 |
·回湿处理 | 第24页 |
·种子发芽率测定 | 第24页 |
·电解质渗出率测定 | 第24-25页 |
·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 | 第25页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 第2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48页 |
·超干处理后的新麦草种子的贮藏效果 | 第26-37页 |
·45℃条件下贮藏效果 | 第26-32页 |
·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含水量对种子生物膜透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氧化酶系统影响 | 第28-30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含水量对种子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在20℃的贮藏效果 | 第32-37页 |
·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含水量对种子生物膜透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氧化酶系统影响 | 第34-36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含水量对种子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超干处理后的塔落岩黄芪种子贮藏效果 | 第37-48页 |
·45℃条件下贮藏效果 | 第37-42页 |
·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含水量对种子生物膜透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氧化酶系统影响 | 第39-41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含水量对种子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20℃条件下贮藏效果 | 第42-48页 |
·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含水量对种子生物膜透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氧化酶系统影响 | 第44-46页 |
·含水量对种子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含水量对种子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8-52页 |
·最适含水量 | 第48-49页 |
·不同类型的种子最适含水量不同 | 第48页 |
·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种子最适含水量不同 | 第48-49页 |
·超干贮藏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