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因研究 | 第10-11页 |
·金融集团的效率研究 | 第11-12页 |
·金融集团的风险研究 | 第12-13页 |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研究 | 第13页 |
·金融业跨业整合的风险及效益度量 | 第13-15页 |
·对文献的评价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不足之处 | 第18页 |
·需交待的其他问题 | 第18-19页 |
2 金融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分析 | 第19-30页 |
·金融混业经营涵义 | 第19-20页 |
·金融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我国早期金融混业经营的形成 | 第20-21页 |
·早期混业经营引发的金融混乱及其成因 | 第21-22页 |
·早期混业经营时代的结束以及分业经营的确立 | 第22页 |
·我国金融业再次迈向混业经营的趋势 | 第22-23页 |
·新时期我国金融业迈向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3-26页 |
·我国开展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金融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6页 |
·金融混业经营的模式及我国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 | 第26-29页 |
·综合银行模式 | 第26-27页 |
·银行母公司——非银行子公司模式 | 第27页 |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第27-28页 |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理想选择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我国保险控股集团现状及其混业经营之风险 | 第30-43页 |
·我国保险业对参与金融混业经营具有迫切意愿 | 第30页 |
·我国保险业参与非保险金融业务的方式 | 第30-32页 |
·保险银行业的合作 | 第31页 |
·保险与证券的业务合作 | 第31-32页 |
·保险与信托的业务合作 | 第32页 |
·我国保险控股集团发展现状 | 第32-37页 |
·我国保险控股集团参与金融混业经营将面临的风险 | 第37-42页 |
·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 | 第37-39页 |
·利益冲突风险 | 第39页 |
·系统性风险 | 第39-40页 |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风险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我国保险企业跨业兼营非保险金融业务的模拟分析 | 第43-55页 |
·研究方法及数据 | 第43-47页 |
·资料来源及说明 | 第43-44页 |
·模型 | 第44-46页 |
·模拟方法 | 第46-47页 |
·我国保险业跨业兼营商业银行的模拟分析 | 第47-50页 |
·保险业跨业兼营商业银行模拟 | 第47页 |
·保险业跨业兼营商业银行模拟合并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我国保险业跨业兼营证券的模拟分析 | 第50-53页 |
·保险业跨业兼营证券投资型基金的模拟 | 第50-51页 |
·保险业跨业兼营证券投资基金模拟合并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5 健全完善我国保险控股集团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55-63页 |
·提高对证券市场风险及投机行为的防范 | 第55-56页 |
·进一步完善保险控股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6-57页 |
·我国保险业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完善我国保险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 第57页 |
·应加快建立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体系 | 第57-60页 |
·明确混业经营下的监管的目标 | 第57-58页 |
·建立统一的监管组织机构 | 第58-59页 |
·构建金融混业经营防火墙制度 | 第59-60页 |
·完善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法规 | 第60-62页 |
·尽快对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 第60-61页 |
·对金融控股公司明确定义 | 第61页 |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9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B. 论文所用数据 | 第69-75页 |
C. 论文所用源程序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