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6-28页 |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传导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房地产价格的消费效应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房地产价格的投资效应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3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 第28-37页 |
·货币政策到房地产价格的传导 | 第29-32页 |
·利率途径 | 第29-31页 |
·货币供应量途径 | 第31页 |
·资产组合效应途径 | 第31-32页 |
·房地产价格到消费的传导 | 第32-34页 |
·兑现的财富效应 | 第33页 |
·未兑现的财富效应 | 第33页 |
·预算约束效应 | 第33页 |
·流动约束效应 | 第33-34页 |
·替代效应 | 第34页 |
·信心效应 | 第34页 |
·房地产价格到投资的传导 | 第34-37页 |
·房地产投资支出直接效应 | 第35页 |
·托宾Q效应 | 第35页 |
·资产负债表效应 | 第35-37页 |
4 实证研究方法 | 第37-48页 |
·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常用的建模方法 | 第37-40页 |
·联立方程组模型 | 第37-38页 |
·简化性模型 | 第38页 |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第38-40页 |
·SVAR模型的介绍 | 第40-44页 |
·SVAR模型较VAR模型的优势 | 第40-41页 |
·SVAR模型一般表示 | 第41-43页 |
·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第43页 |
·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 | 第43-44页 |
·本文中所用到检验的基本原理 | 第44-48页 |
·ADF检验 | 第44-45页 |
·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45-48页 |
5 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的实证研究 | 第48-65页 |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8-50页 |
·变量选择以及理由 | 第48-50页 |
·数据来源和处理软件 | 第50页 |
·变量的处理和检验 | 第50-53页 |
·时间序列变量的预处理 | 第50-51页 |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51-52页 |
·协整检验 | 第52-53页 |
·模型构建与稳定性检验 | 第53-55页 |
·模型构建与识别 | 第53-54页 |
·模型稳定性检验和结果估计 | 第54-55页 |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55-63页 |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56-59页 |
·消费对房地产价格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59-61页 |
·投资对房地产价格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6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机制的建议 | 第65-72页 |
·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 第65-67页 |
·应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的波动 | 第65-66页 |
·逐步实现中介目标向利率指标的过渡 | 第66-67页 |
·与其他政策有机配合 | 第67页 |
·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 第67-68页 |
·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 第67页 |
·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 | 第67-68页 |
·完善房地产中介、法律、金融等服务体系 | 第68页 |
·构建多元合理的房地产融资渠道 | 第68-70页 |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 第68-69页 |
·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第69页 |
·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69页 |
·推行房地产融资租赁 | 第69-70页 |
·构建和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 第70-72页 |
·增加金融工具和投资渠道 | 第70页 |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 | 第70-72页 |
7.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 | 第80-89页 |
1、各变量的0阶和1阶时序图 | 第80-82页 |
2、JOHANSEN协整检验EVIEWS输出的结果 | 第82-83页 |
3、本文所用到的原始数据 | 第83-86页 |
4、部分国内学者实证分析总结表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