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符号说明表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四个含水共沸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水-乙醇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传统溶剂应用于水-乙醇体系分离的研究 | 第11-12页 |
| ·离子液体应用于水-乙醇体系的研究 | 第12页 |
| ·水-正丙醇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水-异丙醇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 ·水-叔丁醇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离子液体的概述 | 第16-20页 |
| ·离子液体的背景研究 | 第16-17页 |
| ·离子液体的分类和性质 | 第17-18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汽液平衡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 ·直接法 | 第21页 |
| ·间接法 | 第21-22页 |
| ·汽液平衡数据关联和预测方法 | 第22-25页 |
| ·Wilson活度系数模型 | 第22-23页 |
| ·NRTL活度系数模型 | 第23-24页 |
| ·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 | 第24-2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7-34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7-30页 |
| ·氯代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7-28页 |
| ·乙酸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8-30页 |
| ·离子液体的重结晶 | 第30-31页 |
| ·离子液体中杂质的分析 | 第31-33页 |
| ·水含量 | 第31页 |
| ·氯离子含量 | 第31页 |
| ·甲基咪唑含量 | 第31-33页 |
|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若干离子液体应用于水-乙醇/水-叔丁醇体系的汽液平衡研究 | 第34-57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44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装置 | 第35-39页 |
| ·汽液平衡釜 | 第35-37页 |
| ·WS-2A型微量水分测定仪 | 第37-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 ·汽相采样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 ·液相配制计算方法 | 第41-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 第44-48页 |
| ·离子液体的筛选 | 第48-52页 |
| ·两个三元体系的统—关联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水-乙醇-[hmim][Cl]三元体系的汽液平衡研究 | 第57-70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58-67页 |
| ·活度系数模型的建立 | 第60-66页 |
| ·实验值和计算值的比较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 第五章 离子液体应用于若干含水共沸体系的汽液平衡研究 | 第70-90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71页 |
|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72-89页 |
| ·活度系数和相对挥发度的变化规律 | 第79-80页 |
| ·醇的种类的影响 | 第80-81页 |
| ·离子液体阴离子的影响 | 第81-87页 |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