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目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寄生蜂毒液对寄主昆虫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1 毒液对寄主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17-20页 |
·昆虫血细胞类型及其功能 | 第17-18页 |
·细胞免疫反应 | 第18页 |
·寄生蜂毒液对寄主昆虫血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18-19页 |
·毒液对血细胞数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毒液对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 第20页 |
2 毒液对寄主昆虫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 | 第20-21页 |
3 毒液对寄主昆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页 |
4 毒液对寄主昆虫营养水平的影响 | 第21-22页 |
5 毒液对寄主昆虫发育的影响 | 第22-23页 |
6 毒液对寄主昆虫的麻痹性及对神经传导阻断 | 第23页 |
7 毒液的应用前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血细胞结构的影响 | 第24-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供试昆虫 | 第24-25页 |
·血淋巴的收集和光学显微镜下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 第25页 |
·透射电镜观察用血细胞样品的准备 | 第25-26页 |
2 结果 | 第26-33页 |
·原血细胞 | 第26页 |
·颗粒血细胞 | 第26-27页 |
·浆血细胞 | 第27页 |
·类绛色细胞 | 第27页 |
·囊血细胞 | 第27-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蝶蛹金小蜂毒液对菜粉蝶蛹血细胞包囊与吞噬反应的影响 | 第35-47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36-40页 |
·供试昆虫 | 第36页 |
·毒液提取 | 第36页 |
·缓冲液配方、器皿灭菌与血淋巴浆质制备方法 | 第36-37页 |
·血细胞分离方法 | 第37-38页 |
·包囊反应 | 第38-39页 |
·吞噬反应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毒液对包囊过程的影响 | 第40-44页 |
·毒液对颗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血淋巴和脂肪体糖代谢的影响 | 第47-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供试昆虫 | 第47页 |
·血淋巴及脂肪体匀浆液的制备 | 第47-48页 |
·总蛋白浓度测定 | 第48页 |
·生物学测定 | 第48页 |
·统计分析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抗氧化酶活性与抗氧化剂水平的影响 | 第52-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供试昆虫 | 第53页 |
·血淋巴及脂肪体匀浆液的制备 | 第53页 |
·总蛋白浓度测定 | 第53-54页 |
·生物学测定 | 第54页 |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2 结果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六章 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蛹质膜上磷酸酶与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供试昆虫 | 第58页 |
·血淋巴及脂肪体匀浆液的制备 | 第58页 |
·总蛋白浓度测定 | 第58-59页 |
·生物学测定 | 第59页 |
·统计分析 | 第59页 |
2 结果 | 第59-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七章 总讨论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