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宋代中秋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相关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宋代中秋词的界定第12-14页
第二章 宋代中秋词的情感意蕴第14-27页
   ·欢度佳节之兴第14-15页
   ·思乡怀人之情第15-20页
     ·对故乡的思念第15-16页
     ·对亲友的眷念第16-18页
     ·对情人的恋念第18-20页
   ·宇宙人生之感第20-23页
     ·高情雅趣的挥洒第20-21页
     ·人生失意的伤叹第21-22页
     ·人生宇宙的哲思第22-23页
   ·家国兴亡之意第23-27页
     ·家国衰败之悲情第23-24页
     ·重整山河之豪情第24-25页
     ·报国无门之愤懑第25-27页
第三章 宋代中秋词的艺术特色第27-39页
   ·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第27-31页
     ·奇妙的想象第27-28页
     ·丰富的典故第28-29页
     ·写景、叙事、抒情的交融第29-31页
   ·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第31-34页
     ·文人形象第31-32页
     ·歌妓形象第32-33页
     ·其他人物形象第33-34页
   ·丰富的“月亮”意象第34-39页
     ·“蟾辉”、“蟾彩”、“蟾魄”第34-35页
     ·“金兔”、“玉兔”、“瑶兔”第35-36页
     ·“桂月”、“桂窟”、“桂宫”第36-37页
     ·“嫦娥”、“婵娟”、“姮娥”第37-39页
第四章 宋代中秋词所反映的中秋习俗及文化功能第39-47页
   ·宋代中秋词所反映的中秋习俗第39-43页
     ·赏月、玩月习俗第39-40页
     ·拜月、燃灯习俗第40-41页
     ·赏桂、观潮习俗第41-42页
     ·节日饮食习俗第42-43页
     ·中秋习俗与中秋词创作的互动第43页
   ·宋代中秋词的文化功能第43-47页
     ·娱乐功能第43-44页
     ·社交功能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词第51-5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晏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下一篇:苏曼殊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