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土壤评价论文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及其评价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中文文摘第8-11页
目录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言第14-36页
   ·河口湿地重金属研究的科学背景第14-16页
   ·河口湿地重金属的行为特征研究第16-24页
     ·河口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16-18页
     ·河口沉积环境对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18-22页
     ·人类活动对河口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22-23页
     ·生物活动对河口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第23-24页
   ·河口湿地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第24-26页
   ·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第26-33页
     ·基于重金属总量的污染评价第26-31页
     ·基于形态学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第31-33页
   ·闽江口及近海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第33-35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5-3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36-40页
   ·闽江口自然地理特征第36-37页
   ·闽江口人类活动特征第37-40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40-48页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40-43页
     ·表层沉积物第40页
     ·柱状沉积物第40-43页
   ·室内模拟试验第43-44页
     ·重金属形态转化培育试验第43-44页
     ·土柱重金属形态转化培育试验第44页
   ·样品分析与测试第44-48页
     ·重金属总量分析第44-45页
     ·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第45-47页
     ·样品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检验第47-48页
第四章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第48-62页
   ·重金属含量第48-51页
     ·重金属含量水平第48-50页
     ·重金属元素相关分析第50-51页
   ·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第51-62页
     ·重金属元素沿岸分布第51-54页
     ·不同植被覆盖下重金属元素分布特点第54-56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第56-58页
     ·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第58-62页
第五章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转化第62-92页
   ·不同形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第62-72页
     ·重金属形态的分布特征第62-71页
     ·重金属总量对其形态的影响第71-72页
   ·重金属的形态转化第72-92页
     ·外源重金属在闽江口湿地沉积物中的形态转化第72-78页
     ·柱状沉积物中外源重金属的形态转化第78-92页
第六章 闽江口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第92-114页
   ·基于重金属总量的环境质量评价第92-105页
     ·沉积物质量基准(SQC)法第92-97页
     ·中国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评价第97-99页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第99-101页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第101-102页
     ·多元生态危害指数法第102-105页
     ·不同评价方法结果对比第105页
   ·基于形态学研究的重金属污染评价第105-109页
     ·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第105-107页
     ·RSP法与基于重金属总量评价方法的比较第107-109页
   ·重金属活力值的建立第109-114页
     ·重金属活力值概念的提出第109-110页
     ·重金属活力值的应用第110-111页
     ·重金属活力值与重金属稳定度对比第111-114页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第114-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个人简历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欧盟经验和中国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