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王朔现象”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第2章 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呐喊”者 | 第14-23页 |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土壤 | 第14-17页 |
·市场大潮的兴盛 | 第14-15页 |
·大众文化的崛起 | 第15-17页 |
·边缘化处境中的“呐喊”者 | 第17-23页 |
·精英文化的衰落 | 第17-19页 |
·在边缘处“呐喊” | 第19-23页 |
第3章 潜隐在“痞子”面具下的智者 | 第23-35页 |
·市民文化意识的释放 | 第23-25页 |
·以“流氓”、“痞子”式的反叛策略彰显智者的形象 | 第25-35页 |
·正统文学一统之下哗变的“痞子文学” | 第25-26页 |
·“民间的流氓”、“市民的痞子” | 第26-30页 |
·王朔小说的深刻性 | 第30-35页 |
第4章 世纪末的文化英雄 | 第35-48页 |
·传统文化的大胆叛逆 | 第35-40页 |
·当代文化的积极建设 | 第40-48页 |
·开创卖文之先河,率先与影视联姻 | 第40-42页 |
·“痞子”形象的塑造,使当代文学走向感性化、世俗化 | 第42-43页 |
·其随笔文章和批评文字使文学批评更切近批评的本义 | 第43-46页 |
·运用口语写作,拓展了新时期小说的语言技巧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