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氟硅疏水疏油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引言第10页
   ·润湿的相关理论第10-11页
   ·疏水疏油材料的制备第11-14页
     ·疏水疏油材料制备的主要问题第11页
     ·疏水疏油材料制备的原则和方法第11-12页
     ·疏水疏油材料的制备技术第12-14页
   ·疏水疏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第14-15页
     ·光谱分析第14页
     ·电子显微镜分析第14页
     ·热分析第14-15页
     ·化学分析光电子光谱(ESCA)第15页
     ·接触角分析第15页
   ·疏水疏油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第15-16页
     ·氟硅聚合物的合成第16-17页
     ·表面微细结构的调控第17-18页
     ·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第18-19页
   ·课题的提出及设计思路第19-20页
第二章 界面分子自组装与玻璃表面的化学修饰第20-30页
   ·引言第20-21页
   ·实验部分第21-23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3-29页
     ·玻片的组装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3-27页
     ·用氟硅试剂对玻璃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第27页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表面后用氟硅试剂修饰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氟硅高分子梯度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第30-42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部分第30-35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30-31页
     ·含氟单体的合成第31-33页
     ·氟硅共聚高分子的制备第33-35页
     ·薄膜的制备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红外波谱分析第35-37页
     ·氟硅高分子薄膜的XPS表征和梯度性分析第37-39页
     ·接触角测量和表面自由能第39-41页
     ·拒溶剂、拒酸碱性第41页
     ·耐侯性第41页
     ·机理分析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氟硅疏水疏油乳液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第42-51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6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2-43页
     ·含氟单体的合成第43-44页
     ·氟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第44页
     ·纳米改性的氟硅共聚乳液的合成第44-45页
     ·性能测试第45-46页
       ·乳液的性能测试第45页
       ·涂膜性能测试第45-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0页
     ·聚合工艺对乳液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第46页
     ·含氟单体类型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第48页
     ·水用量的选择第48页
     ·纳米改性乳液的疏水疏油性第48-49页
     ·改性乳液的稳定性第49页
     ·红外光谱表征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氟硅纳米复合超疏水疏油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第51-59页
   ·引言第51-52页
   ·实验部分第52-5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2页
     ·实验方法第52-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用纳米粒子与含氟硅氧烷混合组装第54页
     ·用硅烷偶联剂修饰纳米粒子进行二次组装第54-55页
     ·用纳米粒子改性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第55-56页
     ·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粒子,再进行表面接枝聚合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全文总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69页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Lewis酸催化的吡咯与4-氧代丙烯酸酯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下一篇:三联吡啶钌配合物为端基的共轭金属轮烷的合成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