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牛精液品质性状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发展 | 第14-16页 |
·PCR-RFLP标记 | 第15页 |
·SSCP标记 | 第15-16页 |
·SNP标记 | 第16页 |
·牛精液品质相关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FSHR基因 | 第17-18页 |
·INH基因 | 第18-20页 |
·INHA基因 | 第18页 |
·INHβA基因 | 第18-20页 |
·GnRHR基因 | 第20页 |
·AR基因 | 第20-21页 |
·芳香化酶CYP19基因 | 第21-22页 |
·HSP70基因 | 第22-25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材料 | 第26页 |
·实验动物与样品采集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冻精的解冻 | 第26页 |
·牛基因组DNA提取 | 第26-27页 |
·基因组DNA浓度测定和质量检测 | 第27页 |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7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 | 第27-2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 第27页 |
·银染检测 | 第27-28页 |
·PCR-SSCP检测 | 第28页 |
·引物设计及PCR反应条件 | 第28-30页 |
·FSHR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28页 |
·INHA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28-29页 |
·INHβA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29页 |
·GnRHR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29页 |
·AR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29-30页 |
·CYP19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30页 |
·HSP70基因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 第30页 |
·候选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基因组DNA提取物 | 第31页 |
·FSHR多态性检测 | 第31-34页 |
·FSHR扩增产物 | 第31页 |
·FSHR基因PCR产物TaqⅠ酶切结果 | 第31-32页 |
·荷斯坦种公牛不同个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32-33页 |
·FSHR基因型与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冷冻前后品质性状关联分析 | 第33-34页 |
·INHA多态性检测 | 第34-37页 |
·1NHA扩增产物 | 第34-35页 |
·1NHA基因PCR产物MspⅠ酶切结果 | 第35页 |
·荷斯坦种公牛不同个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35-36页 |
·INHA基因型与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冷冻前后品质性状关联分析 | 第36-37页 |
·INHβA多态性检测 | 第37-40页 |
·1NHβA扩增产物 | 第37-38页 |
·INHβA基因PCR产物StyⅠ酶切结果 | 第38页 |
·荷斯坦种公牛不同个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38-39页 |
·INHβA基因型与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冷冻前后品质性状关联分析 | 第39-40页 |
·GnRHR多态性检测 | 第40-41页 |
·GnRHR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0-41页 |
·GnRHR基因PCR-RFLP电泳图谱 | 第41页 |
·AR多态性检测 | 第41-42页 |
·AR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1页 |
·AR基因PCR-RFLP电泳图谱 | 第41-42页 |
·CYP19多态性检测 | 第42-43页 |
·CYP19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2页 |
·CYP19基因PCR-RFLP电泳图谱 | 第42-43页 |
·HSP70多态性检测 | 第43-44页 |
·HSP70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3页 |
·HSP70基因PCR-SSCP电泳图谱 | 第43-44页 |
5 讨论 | 第44-48页 |
·关于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关于牛FSHR基因、INHA基因、INHβA基因突变 | 第45-47页 |
·关于牛FSHR基因突变 | 第45页 |
·关于牛INHA基因突变 | 第45-46页 |
·关于牛INHβA基因突变 | 第46-47页 |
·关于牛HSP70基因 | 第47页 |
·关于基因偏态的问题 | 第47-48页 |
·关于2个种公牛群体基因性频率分布差异问题 | 第48页 |
6.小结 | 第48-50页 |
·主要研究结果 | 第48-49页 |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