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4-16页
  一、研究方法第14页
  二、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24页
 第一节 国外研究第18-21页
  一、关于交叉持股的动机研究第18-19页
  二、关于交叉持股行为对公司的影响研究第19-21页
 第二节 国内研究第21-24页
  一、关于交叉持股的引入性介绍第21-22页
  二、交叉持股后续问题探索第22-24页
第三章 交叉持股理论分析及假设的提出第24-34页
 第一节 交叉持股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4-26页
  一、交叉持股概念第24-25页
  二、交叉持股的类型第25-26页
 第二节 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动机第26-28页
  一、为获得战略利益持股第27页
  二、为获得财务利益持股第27页
  三、通过股份回购护盘第27-28页
 第三节 交叉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析第28-31页
  一、交叉持股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第28-30页
  二、交叉持股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第30-31页
 第四节 假设的提出第31-34页
  一、交叉持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假设第32页
  二、区分最终控制企业性质的假设第32-33页
  三、交叉持股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假设第33页
  四、交叉持股对企业市场风险影响的假设第33-34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34-44页
 第一节 样本及数据的选取第34-36页
  一、样本的选取第34-35页
  二、数据的选取第35页
  三、模型的研究程序第35-36页
 第二节 变量的定义及假设第36-41页
  一、企业价值模型中变量的定义和假设第36-39页
  二、其它模型中变量的定义和假设第39-41页
 第三节 企业模型的建立第41-44页
  一、企业价值模型的建立第42页
  二、企业业绩模型的建立第42页
  三、市场风险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第五章 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第44-55页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第44-47页
  一、企业价值模型的描述性统计第44-45页
  二、企业业绩模型的描述性统计第45-46页
  三、市场风险模型的描述性统计第46-47页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一、企业价值模型的变量相关性分析第48页
  二、企业业绩模型的变量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三、市场风险模型的变量相关性分析第49页
 第三节 模型运行结果的回归分析第49-55页
  一、企业价值模型的回归分析第50-52页
  二、企业业绩模型回归分析第52-53页
  三、市场风险模型的回归分析第53-5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5-62页
 第一节 结论及分析第55-59页
  一、交叉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第55-57页
  二、交叉持股比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第57-58页
  三、交叉持股比例对市场风险的影响第58-59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59-60页
  一、慎用新会计准则第59页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59页
  三、完善证券市场法律规制第59-60页
  四、改进投票制度第60页
  五、规范关联交易第60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60-62页
  一、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0-61页
  二、后续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强度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以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下一篇: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及其负债治理